马上一圈学子中有上百人站了起来。
刚刚站起来,马上又想到,需要先举手,尴尬地先坐下,然后把手高高地举起来。
这些学子都是在儒家礼法熏陶下长大的,自然更尊礼数。
此时,旁听的家主才知道,要发言先举手的规矩真还是挺重要的。否则这上百人一起站起来,谁先说,谁后说?总不能七嘴八舌吧?
毕竟课堂不是集市。
蔡成随意地指定一位看起来三十出头的学子。
“我读书就是要为官,报效朝廷。”可能是经过了初期的茫然,他此时语气镇定而流畅。“因为只有为官,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蔡成示意他坐下。
然后蔡成再指定一位二十多岁的学子。
这位学子站起来轻松地说道:“我读书是为了我的家族更加昌盛。”然后不等蔡成示意,直接就坐下了。
蔡成不以为意,继续指定下一位学子……
每个人的回答都不相同,但归纳起来,有为报效朝廷的,有为清明吏治的,有为家族发展的,有想为民请命的,有想造福一方的,还有想青史留名的……不一而足。
蔡成微笑地说道:“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所有的回答,没有对错,却有高下。至于高下为何,每个人内心中都自有评判,无须我来多言。只不过,我没有听到我非常想听到的答案。”
蔡成绕着四块黑板,转着圈扫视着整个课堂,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因为我没听到‘为了让大汉万民幸福、生活富足,人人快乐且有尊严而读书’,我没听到‘为大汉让周边蛮夷胆寒而读书’,我更没有听到‘为让万邦来朝我大汉而读书’。”
所有的学子,包括郡府大员、旁听的家主和郡吏,都被蔡成的言语震撼得无以复加。
什么叫语出惊人?
什么叫志向高远?
绝大多数人都在回忆这几个月来,蔡成的所作所为。
办医堂、安流民、筑农庄、制曲犁……似乎每一项都是为了大汉,每一项都是为了万民。
如果暂时说“为大汉万民”还有点远,至少他是为“东莱万民”。
从他如何对待东莱之民,就可以看到他日后如何对待全汉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