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也称之为春节,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传统民俗大节日。
在地球上的中国,“春节”的历史,其实只有110年!虽然过年的习俗,已然存在数千年,但把正月初一这一天叫作春节,却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确立的。
1913年的7月,在袁世凯的批准下,这才将农历新年更改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并从1914年开始实行。
而新中国成立前夕,将公历的一月一日作为新年伊始,农历的正月初一则为春节。
小主,
在文献《盘古王表》中,便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之说,这便是最早的“春节”。
古代的春节称呼各异,譬如:岁首、元旦、新春等。它起源于虞舜时期的祭祖活动,传说舜即位之后,便要依礼祭拜天地,祭拜当日便为岁首,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农历新年始立。
但最终定型还是在汉朝,原因在于夏商周时期,历法多变,导致农历新年的具体日期无法固定。
于是在汉武帝时期,这才把农历新年,固定在夏历的一月一日,此后被历代延续。
商周时期,只为祭祀,生产力限制了原始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较为愚昧,对于自然界中,无法解释的现象,多以“神迹”笼统概括。
在《吕氏春秋》中便有:“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
此时的农历新年,被当作始祭祀的“吉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用“牺牲”来告慰神灵,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能远离“疫疠之鬼”。
等到周朝,这种祭祀对象,慢慢从神灵,演变成祭祀先祖。
秦汉时期,多为:蜡祭、换桃符、燃爆竹,秦始皇大一统之后,在农历新年,每年的十月初一做“蜡祭”,主要是禀告先祖,庆祝丰收。
等到西汉时期,除了祭祖,还有燃爆竹、驱除“山臊”的习俗,此外,官府还会准备农业庆祝活动,这时的新春礼仪,被称为“团拜礼仪”,而各地官员,需要前往都城朝贺天子。
东汉的岁首,与西汉无异,在《后汉书》中,有着“设桃梗郁儡韦茭”,即换桃符的由来。
这算的是比较特色的民俗了,但还是以国家祭奠为主,算不上多热闹。
魏晋时期,守岁、吃五辛盘一样不能少,据考证,在《风土记》一书中,便有在岁首之夜,不眠以待天明之说。
民族交融之下,出现了许多新的风俗。譬如:终夜不眠为“守岁”、亲朋好友互赠为“馈岁”、长幼聚欢祝颂为“分岁”等等习俗。
平民百姓还会“祭蚕神”、“吃豆粥”,皇帝亦会与民同乐,登高台、赏花灯。
更为有趣的是,还有吃五辛盘一说,这里的五辛指的是:大蒜、韭菜、云苔、小蒜、胡荽,此类味道辛辣、气味很冲的食物。
此时的人们,觉得五辛可以发五藏之气,在新春之际,下五辛可以养气。
魏晋之后,农历新年的习俗,越发世俗性,在封建社会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温饱之余,开始追求“娱乐”。
社会形态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习俗的变化,等到了唐宋时期,元旦更具“普及性”。
隋唐时期,延续守岁之余,登门“拜年贴”,女子饰以梅花妆。
为了祝贺新年,各家各户无不准备“拜年贴”,以此来互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