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这几日彻底陷入了纠结之中。
至于具体原因,却也不是别的,左右总逃不过那日一战。
在他想来,马化豹所部虽不是什么得用的货色,但用来压制应天城里的明国卫所军当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作为栽过一次的人,他自然考虑到了明军战力有所上涨的因素。
所以,在博洛的设想之中,那一仗的理想结果便应该是马化豹所部在经历一番苦战之后将明军击溃,而他也就有了拒绝南下的理由。
本来嘛,图赖那货在察觉不对之后便贼光光地去了芜湖,更还出人意料的从吞齐那里搞到了求援信。
如此一来满江南也就只有应天这里还能出兵,博洛要是再不寻个借口,大抵也就只能将自己的好手伸到那磨眼里了。
只是..........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却占了十之八九。
那一战虽给了他拒绝南下的理由,但那理由却真真有些太扎实了。
两军方一接战,他便凭着多年积累的眼光看出了两军之间的差别。
娴熟的配合,决死的勇气,哪怕其装备稍显单薄,却也无法掩盖其兵卒的强悍。
最终,马化豹所部只接了一阵便溃了。
若非战团与大阵只距了一二百步,说不得那溃卒却也回不来多少了。
话到这里,博洛纠结的缘由也便出现了。
南军孱弱,但其弱不在武器装备,亦不在兵卒技能,而在于敢战之心。
便拿马化豹来说,其部士卒皆能称作老兵,在军中混了这么多年,哪怕是个老苍蝇也当能达到技艺娴熟的地步,而其装备虽劣了一些,但当面明军又能好到哪去?
两相叠加之下,若非这些货色惧怕近身肉搏,这一仗如何能败得如此干脆?
作为和明军打了半辈子仗的人,博洛自然对此心知肚明。
他甚至还根据这个给明军分了档次,如早年的那些精锐,虽因重重缘由而一败再败,但对肉搏这等事却是全然不怕的。
再到后面些,那些精锐老的老,死的死,顶上来的也就只能打打顺风仗,一旦情势不对就会如兔子附身一般撒丫子逃跑,却连影子都再难寻见。
至于入关之后的所遇到的.............
基本就都是马化豹所部的这等样子了。
对此,不但博洛深信不疑,上下各将也都深以为然,再加上从降将那里得到的验证,明军无有敢战之心的事,在清军上下都已能算是共识。
可这般认知却在那一战后被打破了。
博洛看得清楚,那路明军不管战术还是装备,都是为近身肉搏而准备,压根就没打算搞什么远程消耗。
那么问题便出现在了博洛面前。
他们是最初便有敢战之心还是受了南边战局的影响才有了这般表现?
若这几百人从一开始便如此勇悍,那就说明其人数不会太多,否则坐拥强军的弘光又怎么会直接南逃?
若是受了南面战局的影响才有此等变化,那么其人数到底会有多少便说不准了。
早先,在降军的情报支持下,大明对清军来说可谓毫无遮挡,可到了现在,不但战局逆转,明军的具体情况却也因这一军的出现而变得扑朔迷离。
切莫小看这一点点扑朔迷离。
在博洛看来,江南之战打成这般模样全在多铎最初的分兵,若非如此,便是明军有水师之利却也不见得能将大军怎样。
所以,这些日子博洛便想着怎样才能名正言顺且毫无后患的从多铎手中夺了兵权,再由他主持江南战事。
一旦大军在他率领之下反败为胜,那么其地位必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越,届时便是成为同辈中第一个王爵也是大有希望的。
当然,哪怕多铎在江南败的很惨,可想要从他手中取得兵权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若真想达到这一目的,他不但得获得豪格的支持,更得获得老代善和小皇帝的支持,其中之代价自然并非金银能够的衡量的。
其实,按着早先的情况,这代价付了也就付了,毕竟他在为大清拿下江南之后定会获得海量的回报。
可现在出现了小小的扑朔迷离,却也由不得博洛不仔细再仔细了。
要知道,他一旦步了多铎的后尘,其结果可不只是赔了代价那么简单,旁的都不用说,光是多尔衮的反扑就不是他这个小小贝勒能够承受的了。
“贝勒爷,奴才已经选好去镇江的人手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