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目瞪口呆的圣人之后

第139章 目瞪口呆的圣人之后

孔鲋听到浮丘伯的话,沉思片刻,道:

“‘新法家’中,虽是融合了一些我儒家之义,但我总觉得赵高并不想这般做。”

“赵高如此做,似乎只是一种妥协,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妥协。”

“赵高想要做的,似乎一种特别的‘法治’。”

孔鲋一边想,一边道:

“我也不是很确定,只是有这么一种感觉罢了。”

“赵高想以法为主,以道德为辅,法规定了人最低的恶,道德则标记着人最高的善。”

“违法必究,违德必举。”

“只不过,我儒家之礼仪,恰好符合这道德,故而吸纳我儒家中这一部分。”

“竟是如此?”叔孙通在一旁道:

“我也不是很确定。”

孔鲋摇头道:

“算了,罢黜百家,独尊法术”一事,勿需再提。”

“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左右得了,除非……”

叔孙通知道孔鲋话外之意。

“罢黜百家”乃是秦始皇肯定并推行,任何人皆已无法制止。

除非……变天了。

只不过,秦始皇就是大秦的天。

只要秦始皇在一日,天就不会塌。

孔鲋接着又道:

“不过,我们倒也不可坐看其成。”

“正如刚才那两位农夫所说,很多人想要识字,那不可避免的就要拜一些儒生为师。”

“届时,我们可着重教导‘新法家’中,有关于儒家一部分的知识,甚至稍微改良一些。”

“如此一来,这‘新法家’会不会变成外法内儒或是法皮儒骨,也犹未可知。”

孔鲋与淳于越一样,一直持此想法。

叔孙通、浮丘伯等人闻言,皆默以为是。

孔鲋再次道:

“好了,除了‘罢黜百家’这一事,对于刚才那农夫所言,你们可还有何想法?”

叔孙通思索了一下,道:

“那便是邮局了。”

“赵高能想出邮局一事,确实了得,不仅填补了大秦财政之空虚,使秦始皇可以安心修建直道乃至驰道。”

“同时更是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起来。”

浮丘伯附和道:

“确实如此,邮局之创建,甚合我心。”

“前段时间我曾试着通过邮局给一位友人写信,询问其近况。”

“要知道,我与其还是在求学时相遇,情谊甚笃,然今分别亦有十年。”

“其实,我也并不是抱有很大期望,因为此人的住址我也是其他人说的,不一定准确,甚至其已搬家也说不定。”

“但未曾想到……真是天可怜见啊,就在前日,我竟收到了回信。”

“我……我都没想到会收到回信,于是,在读完信后,我又立即通过邮局再次书信一封,寄了出去。”

浮丘伯言语激动,对邮局之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不止浮丘伯,孔鲋、叔孙通和毛亨等人亦是点头不断,以为邮局赞。

毛亨也是道:

“我亦是如此,就在昨日,我又给十多位未曾谋面之好友,去信一封。”

毛亨等人诉说寄信之事,丝毫不曾提到寄信之价格。

只因他们都不在意。

叔孙通自不必说,他乃大秦法学宫博士,自有俸禄可拿。

甚至还有官方渠道寄信之优惠。

而孔鲋、浮丘伯、毛亨也不差钱。

他们的地位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些地位,还有些余粮。

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叔孙通的关系走后门。

不像去死和黑豕二人,寄个信还在考虑来回邮费是否减免,甚至寄个信还搁那犹犹豫豫,想着对方付费。

所以说,邮局使人们的联系更加方便这一说辞,应该还要加个限制。

那便是限于有钱人,如贵族、商人以及士等。

此时,孔鲋忽然道:

“你们说,那些寄出去的信,邮局内部之人会不会私自拆开查看?”

浮丘伯闻言,当即回应道:

“应该不至于吧,且不说每日邮件数目何其之多,要如何一一查看。”

“就是那些邮局之人,又有多少识字者?”

大秦如今各地的地方官员想要招收识字的都勉勉强强,够呛。

邮局里面要是有很多识字者,怕是会早就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