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修的是内心,而不是钱财。臣这一点看的很清楚,所以殿下做的没错,臣是十分理解殿下的。”
“哈哈,道衍啊,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窥见大道,会不会飞升成仙?”
“臣大概没有这天了,原本臣想着,证明自己的能力后,了却心中的执念。臣便找一处洞穴,断了与世俗往来,潜心修行。不过臣遇见殿下之后,就改变了这个主意。”
“会不会后悔?”
“臣无论做什么事,从不后悔!”
与此同时,李文忠率领三千甲士,抵达了襄阳。
朱元璋做什么事,向来不愿意冒险,都是谋定而后动,所以他将荆襄流民一分为二,让朱允炆治理襄阳,让朱权治理荆州。
这是在考校两人的能力。
但是他并不放心,于是便派李文忠坐镇,如果闹出了民变,李文忠也能快速的镇压。
别看只有三千甲士,可是这些久经战火的精锐将士,在常胜将军李文忠的率领下,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把三万流民杀的片甲不留。
襄阳城门外,朱允炆耐心的等待着,等看到李文忠的队伍后,领着群臣急忙迎接。
“叔父啊!”
朱允炆欣喜的冲了过去,朝着李文忠大拜。
李文忠是最年轻的开国功臣,也是马皇后的养子,算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大将,所以朱允炆这一声叔父,叫的毫无心理负担。
“殿下,您近来可好?”
李文忠并不会居功自傲,迅速翻身下马,和朱允炆对拜。
“很好,很好。”
朱允炆抓住李文忠的胳膊,生怕他给跑了。而李文忠笑呵呵的说道:“怎么会呢?陛下特意嘱咐我来襄阳一趟,我还打算多待一段时间。”
“殿下,陛下交代的事情,您现在做的怎么样了?流民是否安置妥当?对于移民这种事,百姓们是否还抵触呢?”
朱允炆脸色一僵,低声道:“在做了,很快就能做好了!”
跟随朱允炆的群臣,此刻都低下了头,额头上满是汗水。
有一名官员上前,行礼道:“李将军啊,自从皇长孙来到襄阳后,一直尽心尽力的治理流民,废寝忘食,现在情况大为改观啊!”
“你是谁?”
“襄阳知府彭健。”
“哦,你做了什么事?”
“下官一直陪同皇长孙做事,不过流民实在太不懂事了,我们募捐的粮食,全都分给了他们,可他们还不知足。眼下,只能从户部调拨粮食了!”
李文忠大笑了起来,看向朱允炆问道:“哈哈,谁向朝廷写的奏章?”
朱允炆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彭大人本来想自己写,但是担心户部不肯调拨粮食。于是便找我商议,最后写上了我的名字。”
“哦,原来是这样啊!”
李文忠讥笑着看向彭健,不再理睬襄阳的群臣,而是领着三千士卒进了城。而彭健还在喋喋不休的说话:“李将军啊,等您回到京城后,一定要多多提及襄阳的难处,最好能求来粮食……”
李文忠毫不客气的拒绝道:“我是打仗的将军,不是运粮食的官吏。”
“可您不是陛下的心腹吗?只要您开口……”
李文忠一眯眼,警告道:“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