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我爱你

哪怕是胸无点墨的人在听到张绣念完这首诗以后,都被震的一愣一愣的。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写出这首五言律诗的可是王勃!

王勃是什么人?

初唐四杰,开启唐朝这个诗歌盛世的顶尖大神。

一篇《腾王阁序》与老范的《岳阳楼记》书圣的《兰亭集序》并称序记三不朽。

至于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王勃的代表作之一。

特别是颈联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就是没有完整学过这首诗的人,或多或少也曾听说过。

所以这首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

全诗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

就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

直到21世纪依旧是经典中的经典。

一旦提到送别诗,那就是绕不开的存在。

“张将军!”

在冗长的沉默以后,还是张昭第一个反应过来。

此刻他看向张绣的目光中满是狂热,“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定可成为千古流名的佳篇!”

听着张昭对这首诗的评价,江东众人纷纷点头。

有文化的人说话就是好听。

此刻他们也只能在心里默默说上一句“俺也一样”了。

就听张昭又狠狠吹了一通,紧接着话锋一转,询问道:“……只是不知首句的三秦、五津何解?”

这也是最让张昭疑惑不解的地方。

毕竟能写出这样流传千古的佳篇,怎么着也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啊?

所以张昭果断认为张绣肯定有深意在,只是自己还没有察觉罢了。

张昭在学问方面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立刻发扬了不懂就问的精神。

“你说这个啊……”

张绣倒也是耐心地给予了回答,“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张昭:━━∑( ̄□ ̄*|||━━

我问的是这个吗?

谁不知道三秦就是关中之地啊!

我是问你人在江东,为什么要写关中和长安啊喂!

张绣的解释还在继续:“至于五津,则是蜀地一带江水的五个渡口。”

张昭:……]((o__)'彡☆

张昭险些一跤跌倒。

谁不知道津是渡口啊!

你这不就是等于是把三秦和五津给我重新解释了一遍吗?

真当我没读过书吗!

张昭正准备开口,脑中忽然灵光一闪。

等等!

稍等一下!

张绣刚才貌似说了……蜀地?

城阙、三秦、五津、蜀地……

张昭的大脑高速运转,瞬间就将这些地名联系在了一起。

然后他就悟了!

此时此刻,张昭望向张绣的目光已经不再是狂热,而是震惊。

太厉害了!

竟能在临别之际,以这样一种方式向孙策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战略意图。

高,实在是太高了!

北地枭雄,乱世不败。

原本以为是荆州那边的人自吹自擂,不曾想竟是名不虚传!

放眼望去,但见众人皆是一副迷惘模样,一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自心底油然而生。

满朝文武一言不发,显然是都被张绣这一招给迷惑了。

好在东吴有我!

此时此刻,张昭只觉得自己犹如智叟附体,格外聪慧。

“博超,子布先生并非在问你这个……”

一看孙策还要追问,张昭一下子就急了。

生怕他直接问出问题,让张绣看轻了东吴众臣,连忙开口道:

“主公!昭已明白宣威侯之深意,且容昭回头细说。”

孙策闻言不禁一怔,张昭明白了?

不过既然张昭已经这么说了,他也就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张绣听到张昭的话更是一脸惊讶。

你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

我有个屁的深意啊,不就来了个汉译汉么?

他自然知道张昭询问三秦、五津这两处地名的意思。

也知道这首送别诗中的这两个地方不和谐。

海棠文学城

可人家王勃的作品他实在不好改——没那个能力知道吗?

所以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到孙策问起就说这首诗是前人遗作,只是自己觉得应景所以就拿过来用了。

没想到张昭突然就懂王附体了。

他不解地看向张昭,然后居然从后者的眼神中读出了“放心,一切有我”的意思。

行……吧……

你开心就好。

就这样,在这样一首有些古怪但毫无疑问的经典之作中,张绣终于结束了此次江东之行。

带着他的一对新翅膀逆流而上,返回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