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在董卓被杀,王允当政时,他感于董卓的知遇之恩,
而在闹市之中当街抚董卓尸体而大哭。最后,被王允冠上董卓逆贼余党而死在监狱之中。
虽未能践行中国文人的清高和未坚持不为三斗米而折腰的气节,
但蔡邕却以命来当街哭祭董卓,以死来报董卓的知遇之恩,
还世人最真实的士君子之内心世界。
《后汉书?蔡邕传》载:蔡邕对堂弟蔡谷说:“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
吾欲东奔兖州,若道远难达,且遁逃山东以待之,何如?”
谷曰:“君状异恒人,每行观者盈集。以此自匿,不亦难乎?”
邕乃止。这是蔡邕蔡谷两兄弟的一段对话。
这段对话大概意思是我看董卓这家伙迟早会出事,不如我们到兖州去吧;
如果兵荒马乱到不了兖州,那我们就找个地方躲起来等待时机吧。
蔡谷却说:你长得太特别、太出众了,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平常人,只要你一上街,
马上就会有人出来围观。所以,我们想要躲藏起来,是很难的啊。
蔡邕觉得弟弟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打消了逃亡的念头。
从这段言语,可以看出以蔡邕为代表中国古代文人,
特别是学而优则仕的士人所想所为。具体如下。
首先,蔡邕具有一定的见识和洞察力。
蔡邕并不是那种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想续成汉史的书呆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算是有见地的文人,能及早看到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董卓的真面目。
董卓不仅刚愎自用且烂泥扶不上墙,听不进过多的意见和建议,
还不顾及皇室尊严、群臣脸面和百姓需求,
干出数不胜数还都是人神共愤的丑事恶事脏事。董卓出事是迟早的事,
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然而种种不遂人愿的天命使然,
蔡邕只能将自己仅有的那一丝对董卓的可怜幻想继续维持下去,
只能利用董卓对自己的尊重及信任,向董卓多灌输些中肯的意见,
以便为天下苍生多谋些福祉;
接着,蔡邕具有一定的想法和行动力。
董卓对于蔡邕而言,爱恨交替并存的复杂感情。
董卓的知遇礼遇尊重信任对多年流亡在外,有家不能回,
有国不能投且生活在困顿和失意之中的蔡邕而言,顿时燃起熊熊的希望之火。
正如1400多年后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所分析的那样,
董卓干脆地除掉了宦官集团的势力,让深受宦官之苦的蔡邕几乎把董卓当成知己了。
而董卓却又干些祸国殃民的丑事恶事出来,让蔡邕不知所措,
在逃避和另觅明主的途径行不通的情况下,
只能想尽办法尽力去弥补董卓的所谓错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影响。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蔡邕具有深深的为民和忠君力。
蔡邕虽是文人,却是忠君爱民之士人,其追随乱国贼臣董卓从洛阳到长安,
不是为了高官厚禄,更不是为了徒有虚名的高阳乡侯,
而是在追随傀儡为帝的汉献帝。蔡邕虽不能帮汉献帝摆脱被董卓任意摆布的命运,
但毕竟可凭借董卓对蔡邕的尊重信任,规劝引导董卓尊重汉室,善待臣民。
蔡邕的悲剧在于对董卓极其复杂的感情,即有知遇之感恩又有恨铁不成钢的绝望。
但蔡邕却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跟随董卓一直向前,
也正是这种复杂的感情将蔡邕推向人生的不归之路。
蔡邕,本是东汉一个才德双馨的旷世逸才,本无趣政治,
却为政治遭害,实令后人叹惜。
蔡邕之所以以悲剧收场,是因为董卓的知遇,
自已的愚忠,王允的忌才三者“联手”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