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都江堰农事会议(下)

高凡正说着,户部的官员都点了点头。

“雍凉地区初步平定,此法可以迅速推广,而益州本地,情况较为复杂,我建议可以让刑部以及本地驻军进行协助,对于拒不配合的典型,可以交有司处置。”

在场的官员听了,许多人心头一惊,眼前这个还不到三十的年轻人,说话竟然这么狠。

“最后,我提议朝廷可以在成都,长安两地以国家朝廷之钱粮仓库为根本,设立兴汉银行。”

“银行,这个说法有意思。它的具体职能如何?”蒋琬听着这个新奇的名词,问了起来。

“大司马,下官在度支曹任职期间,发现在民间存在大量借贷之事,很大一部分,是无地,少地之农民向多地之富户借贷,贫下农不堪重负。

下官以为,朝廷可以让国库在每年春种之际,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以此缓解农民之危急。

不光如此,兴汉银行还可以承担官员工资发放,两地大宗商户往来钱粮的支取,总之目的在于一个,国库的钱粮应该流通起来,而不是放在库中呆置,国家之钱财,喜动不喜静。”

其实,高凡提出来的,正是后世王安石的青苗法。

不过高凡的思路和王安石不同,在他看来,兴汉银行的主要业务更多的是要承担起来金融流转,反倒青苗贷款成了顺便的事情。

蒋琬听着,点了点头。

“国家之钱财,喜动不喜静。”费祎跟着重复了一句,眼神中也流露出赞赏的目光,其实在场的这些人,很多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高凡即便多说的事情很多都是后世才有。

不过这些人一听,也都能够品出其中的味道来。

而且,自打叛乱被平定后,高凡在事实上成了益州军事的负责人,同时又担任尚书左仆射,官位还压了董允一头。

这种情况之下,文武双全的高凡,所说的话份量自然也重了许多。不过掌握着大权的蒋琬,只是连连的点头,并且让一旁的属官全部记录下来。

其实,高凡今天能说这么多,自然是很早之前便向诸葛亮和蒋琬提到过,只是在那时,一方面是战事,另一方面也是害怕益州本地的地主富户反叛,这才缓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