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榛知道秦桧说的有理。
但转念想到刚才城墙上看到宋军的表现,也清楚折彦质所言不假。宋军士气消沉,畏敌如虎。他不能不有所表示。虑及此,斩钉截铁道:“秦大人所言的,自是道理。不过,本王瞻阅军仪,却是义之所在。”
为了打消秦桧的顾虑,赵榛耐心解释道:“如今,三军意志萎靡,暮气沉沉。对大军备战极为不利。权衡下来,本王觉得,唯有舍理取义,才是唯一的选择,才能让本王心安理得。否则,以后想到此时此刻,必定寝食难安,追悔莫及。痛恨自己,连这点头也不敢出,实在愧为赵家子孙,愧对皇兄信任。”
本来的历史中,折彦质领军在河南岸。粘罕在河北岸架起几百个大鼓,一起敲击。便把河南岸的宋军吓得溃不成军,不战而逃。粘罕不费吹灰之力,渡过了黄河,夺取贯通黄河的玉门渡口,又夺取了连贯东西的虎牢险关。可以想象,此时的宋军早已是惊弓之鸟,毫无战斗意志。
赵榛知晓这段历史。希图以这点微末力量,看能否起些作用。哪怕不重蹈原来史实中的覆辙,宋军只要能略作抵抗,对他来说也值得了。
“秦大人,那天朝会时,皇兄曾特意授我特权。你也看在眼里的。尽可放心,哪有僭越这回事?问题不大。如真有问题,所有罪责,赵榛一人承担。今天在场的诸位都可以见证。此事与秦大人、折大人以及诸位将领,毫无干连。乃是本王一时起兴所为,诸位就说阻拦不住即可。”
他手中握着赵桓御笔,即那份手诏。沿途官员悉听赵榛差遣。如果一定要寻找依据,可以拿此诏作遮掩。也不是毫无道理。
赵榛在朝堂上临时讨个诏书,慢慢体现出作用了。
当然,按照赵榛的计划,现在的他,就是行将反出南天门的孙猴子。只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要当无拘无束的孙猴子,连玉皇大帝也管不着。更何况这个人间末世帝王赵桓?所以,赵榛更加有恃无恐。
此番话后,秦桧楞在当场,不知如何反驳。折彦质赶紧带头领命。
赵榛见状,不等众人恭送,带着尚清醒的随从径直走了。
城墙当中关楼。
折彦质换好衣裳,坐在堂中太师大椅上。
杨统制递过来一卷书帛。是张宪层报转呈的金人文书。折彦质大略看了看,俯身写好奏折。对杨统制道:“存武,照例直送枢密院,进奏官家。”
杨存武领命。令人密封好,吩咐直接送到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