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吴希有些无力回答,毕竟在这个通讯过度落后的时代,仅靠人力察访是不能有效监督地方官吏的。
不过官家既然问到了这里,他也不能不作回答,只得勉力来言。
“官家,使者派出多为临时性质,匆匆而去,不足年匆匆即返,而后地方情形便不得而知了。臣以为当建立详密周全的地方监察机制,且不能使之演变成通判,或者转运使等监司官一样的地方官,如此总归能够比现在好一些。”
官家精神微微振作,再看向两边都没反应的宰相和枢密使,却又微微有些泄气。
其实他一直想要建立一套延伸皇权的监察机制,但屡屡受挫于这些文臣士大夫们,吴希所说虽然合他心意,却大约是不能成的。
“吴卿既有此心,回去后不妨善加斟酌,交个条陈上来,我们再议一议。”
“臣得旨。”吴希自是当即应允,转念一想又道,“官家,于朝廷建制固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至少河东保甲一事,官家却是不妨寻妥当人往河东巡行一番,再做定夺如何?”
官家点了点头:“朕正有此意,吴卿,不知你愿不愿作为使者往河东一行?”
此问一出,吴希还未来得及回答,王安石、文彦博两人却是各自表达疑惑。
“官家,吴氏子年纪轻轻、资历亦浅,如何便能担得起察访使职任?”这是王安石在从制度上否决此议。
“官家,冀之还要参加本年科举,从时间上来说并不合适吧?”这则是文彦博从个人出发提出意见。
官家听得这两位重臣难得在一件事上达成一致,确实也不由有些失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