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为什么夜戏要求光线暗

因为蜡烛所打出来的灯光,非常的自然,人在这个场景中,就显得格外的亮,给人一种油画的感觉。

运用蜡烛光源给光的基调很符合这部戏的风格,内宅的勾心斗角和家族压抑的感觉。

侧面来光的效果符合真实逻辑,也符合古时候光线的样子,没有强光,没有通亮。

而蜡烛照明光亮有限,演员要是在戏中写字阅读的话,字都看不清,人一旦在烛火旁,也会变的不清晰。

这让张凯宙又犯愁了。

霍钧航像是知道他心中所想一样,出声道:“可不可以用活动光源去给演员打光?”

瞌睡了来枕头,张凯宙怀疑他以前不是干演员的,怎么会有这么多新奇的手法。

在多番尝试后,焦点组遇到了难题,用烛火打光需要运用特别大光孔的镜头,光孔越大,焦点越薄,越容易跑焦,画面容易虚。

焦点师的存在是为了在拍摄过程中确保每一个镜头的焦点都没有问题。

摄像机一般由两人掌控,一人负责镜头的方向,另一人负责镜头焦点的落实。

摄影师需要对摄像机进行把控,确保画面拍摄准确无误,而焦点师则是在一边盯着显示器,看焦点是否跑焦。

这种技术性的问题,霍钧航也没办法,只有让摄制组自己克服。

因为两次的帮助让张凯宙对他多了几分好奇,主动与他攀谈起来。

得知霍钧航之前也兼职过现场副导演,便让他跟着一起看看,哪里还需要改进的,他与现场工作人员又熟络了几分。

收工后,还一起聚餐。

相比上一个剧组,《知否》剧组的氛围和谐多了,大家只想着把戏做好,劲往一处使。

转眼就到了开机的日子,可身为主演的赵立颖却还没现身。

剧组只要开机就不可能停下,毕竟,停下还在烧钱,所以除赵立颖的戏份外,其他人的部分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