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现在只要是任何与苏轼有联系的人物,一众粉丝都是无比的感兴趣。

“王弗与苏轼一样,也是眉山人。王弗是进士王方的女儿,自小聪慧谦谨,知书达礼。因闻王方很有才学,且很会教书育人,于是苏洵就将苏轼送到了王方那里读书。苏轼自小就聪明,而且又好学,很受王方的喜欢。一次,王方带着一众弟子带到了一处寺院,寺院正好有一方池塘,池塘水非常清澈,群鱼翩翩游跃。于是王方就说,有美景自然得有美名,请大家给这一美景取名。”

“一众弟子纷纷执笔,给这一美景取出了一系列的名字。可惜,这一些弟子所取的名字不是太过于雅,就是太过于俗。后来,王方就叫苏轼取名。苏轼想了想,就说,我刚才叫了一声,池塘里的鱼就出来了,如此,何不叫【唤鱼池】呢?”

“这个名字取得很不错,王方也给出了高度评价。可不想,在苏轼给这一美景取名之后,王方的女儿却是派丫鬟送来了字贴,原来王弗也在边上,只是因为是女儿之身,所以不便露面。只看到字贴上面,却也是写出了【唤鱼池】三个字。众人惊叹,两人不谋而合,韵成双壁。”

“后来,王方一方面觉得苏轼很有才学,另一方面也觉得苏轼与女儿很有缘份,于是便请人做媒。最终,王弗便成为了苏轼的原配妻子。结婚之后,王弗成为了苏轼的贤内助。虽然王弗并没有正规的上过学,但她自小聪明,而且性格比之苏轼更为谦虚谨慎。所以很多时候她都在边上试时提醒,两人的感情很好。但可惜,王弗在27岁的时候,就此死去。”

江宁简单的说了一下关于王弗的故事。

接着。

江宁又是说道:“十年之后,这时的苏轼已经被调任到了密州。这一天正好是王弗的忌日,苏轼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王弗似乎活过来了,她还是那样的年轻,她正在对着镜台梳妆。可醒来之后,苏轼这才知道,这只是梦。一时之间,苏轼泪流满面,提笔写下了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江城子》。

也被喻为千古第一悼亡词。

无数人读到这一首词作,无不是被这一首词感动。

正如这一首词里写的一样。

十年生死两茫茫。

自王弗去世已经有10年。

虽然平时并不会一直去想,但却一辈子也忘不了。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为什么这样说。

这是因为王弗是被葬在眉山的,也就是在四川。

可当时的苏轼却是在密州,也就是在山东。

两地相隔千里。

一个是千里。

一个是阴阳相隔。

苏轼哪怕是再想念王弗,似乎也不知道去哪里诉说。

“江宁老师,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是什么意思?”

这首《江城子》一出。

众人只感觉内心中有一种想要尖叫的感觉。

虽然他们还并不是完全理解这一首诗的意思。

但读着读着,众人却是彻底被这一首词作给俘虏。

不过。

越是如此。

众人越是想了解这一首词。

“江宁老师,两人是夫妻,怎么可能相逢会不认识呢?”

直播间里,有网友提问说道。

江宁也是感叹的回道:“是的,大家问的好,苏轼与王弗是夫妻,怎么可能相逢人不识?但实则,其实刚才讲故事背景的时候我就讲过,王弗去世已经有10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算是10年,苏轼也不可能不认得自己的妻子吧。”

有一部分人,仍是有一些不理解。

江宁苦涩的回道:“为什么不是王弗不认识苏轼呢?”

“这?”

众人一愣。

不待众人回答,江宁则解释说道:“苏轼自然是认得王弗,因为王弗去世一直保持着原来在苏轼内心的样子。可苏轼却早已经不是10年前的苏轼,也早已经不是那个只有17岁刚刚认识王弗的苏轼。此时的苏轼,在官场斗争当中,早已经尘满面,鬓如霜……试问这样的苏轼,王弗是否还认得?这是苏轼内心脆弱的表现,也是无比思念王弗的话语。”

“我草……你不解释还好,你这一解释……我得跪。”

这会儿。

直播间粉丝再也忍兴住内心的激动,他们大声的叫出了声。

“好,写得好。”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写得太好了。”

“江宁老师,我们错了,我现在终于知道苏轼是如何的天才了。”

“我现在也才真正的明白,为什么苏轼犯了罪,有一大群人力保他。”

“别说了,这首《江城子》,苏轼彻底惊艳了莪。”

是的。

之前江宁介绍苏轼的时候,其实更多是介绍苏轼写的诗。

虽然苏轼写得诗确实也很不错。

比如江宁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