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监接言:“军中无戏言,违令是要杀头的。”
胡简诚一愣,接着大声答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何惧之有!”
贾琥将大案一拍:“好!从现在起,由伱代理颍州知府!”
赵太监:“只要你两天之内完成军令,杂家和大帅一起向朝廷力荐你为颍州知府。”
胡简诚:“是。”
贾琥望了林三一眼。
林三端着托盘走上前:“胡大人。”
贾琥:“购粮的钱,你可以从提刑司查抄的赃款里支取。”
“是!”
接过托盘的胡简诚昂起头大步向衙门外走去。
望着胡简诚远去的身影,赵太监叹了口气:“是个好官哪!可是,因为替老百姓说话办事,得罪了上司同僚,不容于士绅,落得这般下场.....人生能有几个三年哪!”
贾琥点了点头,这样的事太多了,管不过来,也管不了,地方官员的任免权在朝廷。
今日之事只是权宜之计。
又想到贾赦的密信,五千两从乾清宫总管太监戴权那里买来了一个消息,忠顺王向皇帝建议,给关外派遣文官,协助镇守武官处理政务,管理教化蒙古人,使关外逐渐汉化。
小主,
什么协助处理政务,教化蒙古人,就是忠顺王集团想借机清除自己在关外的势力,或许还想掌握蒙古这个武装力量。
这已经不是戴权第一次和贾家交易情报了,八月十五以三千两的价格将忠顺王、义忠郡王相互勾结的消息卖给了贾赦。
这件事,又一次刷新了贾琥对义忠郡王的认知,为了权力竟可以毫无底线,忠顺王可是他的杀父仇人啊!
皇室三代四人中,也就皇帝还算是个正常人,一个疯子,一个傻子,还有一个精神病。
这或许是个好机会,上个弹劾吏部和内阁的奏章,好好地轰他一轰!
将他们全都拖下水,把他们的目光从关外拉回来。
想到这里,贾琥立刻拿起了笔,摊开空白的本章疾书起来。
写完后,贾琥一边点头,一边朝着墨迹吹气,从腰间解下一颗玉印,然后在嘴边呵了一口大气,在奏章上端端正正地盖了下去,兵部尚书的铜印已经被传旨太监带回京城了,只能用刚送来的宁国公玉印。
同贾赦一样,牛继宗也沾了儿子的光,被皇帝重新任命为兵部尚书。
贾琥抬起了头,对赵太监说道:“赵监军,这是弹劾内阁和吏部的题本,你也来签个名吧!”说着,把那份奏章推了过去。
赵太监略一犹疑,走了过来,细细看了看,然后说道:“好。”提起笔来,在上面签了名,接着从袖中掏出官印,盖了下去。
林三已经准备好了牛皮信封、羽毛和烤漆。
贾琥将奏章装进了信封,封口烤了,加盖印章,从托盘里拿出三根羽毛粘在烤漆处,想了想,又粘了一根。
赵太监怔了一怔,接着笑了,朝廷有旧制,报捷的军报用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只能用来传递非常紧急的军事情报,如边关告急、起兵叛乱等极其特殊的情况。
单这气势,就能够在朝中掀起一波惊涛骇浪。
贾琥将这份八百里加急一递。
赵太监双手接过,扯着尖音高声喊道:“来呀!”
一名番子应声走了进来。
赵太监:“立刻送进宫去!”
那番子:“是。”双手接过奏章,放入怀中,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赵太监的脸色渐渐凝肃起来:“这里面不知道又会牵连到多少人哪!”
贾琥:“皇上提拔的那些恩科进士在内阁六部历练快一年了,也该出来当差了。只有这些人才能够和皇上一心一德,才能把新政推行下去,才能把这个积弊甚深的局面扭转过来。”
顿了顿,“咱们能替皇上打天下,守天下,却不能治天下。人才才是治国之本哪!”
听了这话,赵太监奇怪地望了贾琥一眼,随即点了点头。
忽然,大堂外传来了贾琏的声音:“大帅,我可以进来吗?”
贾琥转头望去,只见贾琏捧着个包袱站在门边。
贾琏被贾琥从户部要了过来,全权负责大军粮草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