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

原盐兵第二营主将王庆顶替秦琼为盐兵团校尉,执掌六千盐兵,兼任第一营主将。

第三营主将张恒被调往光州,任乡团校尉,第四营主将周侃则去了胶州,也是担任乡团校尉一职,各自麾下有三千府兵。

至于秦琼,在崔澈入朝前,凭借其武艺,早已经通过了武官选拔,被任为青州司马。

四人尽数升迁,自然有新人顶替他们在盐兵团的职位,也不是外人,全是崔澈在青州解散的亲卫。

崔澈离开青州时,留下了百余名亲卫,将他们分散在青、胶、光、莒四州,担任中低级军官。

如今三年期满,但凡有功之人,崔澈总会优先提拔,无功之人,也会平调一个好职位。

要不怎么说朝中有人好做官。

不仅如此,崔澈对于幽州旧部,也多有提携。

他虽有私心,却也无从指责,可提拔的都是有功之人。

虽然人在大兴,但崔澈借着兵部尚书的职位,继续加深对青、胶、光、莒、幽、易、平、玄、恒、燕十州之地的控制。

十州之外,还有一个定州,无需崔澈特意关照。

定州作为博陵崔氏的老巢,除了定州总管以及外地官员外,本地文武官吏都与崔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去年在灭陈之战后,因自污而被免去职务的崔仲方又被重新恢复官爵,外任基州(今湖北钟祥以南)刺史。

倒是和郢州刺史杨玄感作了邻居。

杨玄感离京前,崔澈还托他向崔仲方带去问候。

在兵部的第一天,崔澈仿佛化身为盖章机器,太多各地军官的任命、升降被积压,等着他来用印。

而李靖也忙着记录各地牲畜、马匹的数量,不过驾部侍郎对他可谓是另眼相待,亲切得很。

李靖知道,对方误以为自己与崔澈有多密切的关系,对此,李靖有口难辩。

好不容易到了下值时候,崔澈便亲自前往兵部四司,挨个招呼官吏们与他共同去酒楼宴饮。

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众人整理好文书,便随崔澈去往大兴城最为繁华的酒楼。

澈哥儿不像韦艺,在胶州刺史以及营州总管任上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