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澈却摇头道:
“不可打草惊蛇,我当应下于仲文之邀,但决战的时间不在明日,而是在三天以后。”
魏徵一点就透,他笑道:
“原来大王是要先将于仲文的伏兵剿灭,再于他决战。”
邙山低矮,能取水的地方并不多,因此,东魏与西魏邙山大战时,高欢才会在宇文泰抛弃辎重领兵上山之时,惊呼对方是想渴死在山上。
于仲文既然想要在明日决战,伏兵携带的淡水顶多也就支撑到明天,若是带得多了,难免行动不便。
而崔澈应下决战,却要把时间延后,于仲文必然不肯放过这次机会,一定会同意崔澈的要求。
毕竟出营决战,不能是一头热,需要双方一起摆开兵马,否则就是强攻对方营寨。
眼看决战在即,于仲文担心走漏消息,自然不会让伏兵出山。
邙山之中的伏兵只得寻找水源,冒险取水。
而占据邙山大部分水源的崔澈无需派遣哨骑搜山,只需要让人在夜里检查在自己控制范围以外的取水处,是否存在大量脚步痕迹,便能顺藤摸瓜,找到于仲文藏起来的这支伏兵。
见魏徵点破了自己的心思,崔澈笑道:
“于仲文自己将伏兵送到孤的面前,孤又怎能婉拒。”
黄昏之时,崔澈派遣一名使者前往西隋军大营,告知于仲文,自己愿意与他会战,但时间要延后三天。
于仲文疑惑道:
“为何非得是三日之后?”
使者回答道:
“我家大王问卦,三日之后,乃是吉日。
“大王有言,若于公肯依,可由于公挑选地点。
“于公若是不愿,亦不勉强,自可领兵攻山,我家大王在营寨中恭候大驾。”
使者这番回答并没有引起于仲文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