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功(徐世积字),大王今日表态,莫非是真的一心要当隋朝的忠臣?”
程咬金疑惑问道,他知道自己岳丈对于徐世积非常器重,此前兵出陇右,也只带了他一人作为谋臣,想来,有什么事,也定会与这位少年商量。
徐世积摇头,对于程咬金,他也并不隐瞒,低声道:
“大王拒诏,不过是要试探一些人的反应。”
说着,徐世积看了一眼身后的李神通、李孝恭等自崔澈入关以后,新近投奔之人,意有所指。
崔澈对于跟随自己入关之人,自然是信任的,他摸不准这些关西人的态度,故而作为试探。
当然,试探的结果也很令崔澈满意。
程咬金仍然不解,他追问道:
“可是大王今夜都这般说了,将来如何还能登临天子之位?”
徐世积不以为意道:
“天子如今年幼,尚且还算听话,但谁又能保证将来不会效仿宇文邕,谋诛权臣。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大王忠心于隋室,不愿行篡逆之事,但我等可自行为大王黄袍加身。
“莫非程将军不知道高澄、宇文护的故事吗?
“他们二人就是没有坐上皇位,连累下属丢了前程、性命。
“大王宽仁,爱护我等心腹,又怎会陷我等于死地,必然会答应我们的请求。”
东魏权臣高澄在篡位前遇刺,其麾下的亲信,大部分都被继承高澄权力的高洋贬斥。
例如与高澄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崔季舒,以及同样深受高澄器重的崔暹,就被高洋随便找了个借口鞭挞二百,发配北疆。
关于崔季舒是如何返回朝堂的,史书就只有一句‘文宣(高洋)知其无罪,追为将作大匠,再迁侍中。’
说白了,哪怕是弟弟继承哥哥的权力,也要对哥哥的旧部进行打压。
而宇文护的党羽,更是被周武帝宇文邕彻底清算,或死或贬。
又何况是异姓之间,假如崔澈真的执意要当这个忠臣,无论是主动归政,还是被小皇帝夺权,他的这些亲信们在将来的日子必不会好过。
因此,崔氏篡隋,并不是崔澈个人意愿所能阻止的,而是跟随他起兵,并在他南征北战期间投奔至他的麾下,所有人的利益诉求。
如果违背这一利益诉求,哪怕是崔澈,也将面临众叛亲离。
这个道理,徐世积明白,程咬金如今也明白了,而崔澈,自始至终就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