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林天河发飙

逃港1979 风劲角弓 1248 字 22天前

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赣省鄱阳湖畔的农场,接受贫下中农改造。有天深夜,他接到了紧急电话,火速赶回学校。临危受命,研制国防和半导体工业急需的光刻机。

青华为他配备了强大的研制队伍,有刚毕业的本科生,素质很好的转业军人,还找来了计算机控制的老师和技术工人。

最终的研制团队,涵盖青华5个系,人数多达数百人。

他们从光刻机干涉仪、可稳频的氦-氖气体激光器的研制做起,直到精密导轨、丝杠、滚珠、步进电机、数字控制用的计算机、光学系统、大孔径的投影物镜等,都是自己设计制造。

徐总工程师讲起这些,柳校长和沈主任颇感自豪。

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能够制作出国内最顶尖的光刻机,实属难得。但是林天河却很不以为然,老头也不住摇头。

柳校长看到两人的表现,有些疑惑不解,便问道:“我看李先生摇头,是有什么高见吗?”

老头说道:“高见不敢当,但是我们这台机器,刚造出来,已经落伍了!我们这台光刻机是3微米的吧,现在美国已经有了1微米的光刻机了!”

柳校长摇摇头说道:“我们不能跟美国比,国内够用就行了。上级部门,也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

林天河说道:“为什么国内够用就行了?现在改革开放了,要是国外的先进产品进来怎么办?那是不是咱们这个团队就不保留了?”

柳校长说到:“这个要看国家需要了。国家觉得没有必要保留,那我们也不能占着科研经费嘛!肯定投入到更有需要的领域去!”

沈主任接着说道:“美国有的,我们早晚也会有,凭借我们华夏人的聪明才智,还有我们青华的科研实力,我就不信赶不上。只要有研究经费,我们随时可以拉出一条过硬的团队。”

徐总工却有些不开心了,说的不好听点,这是拿他们当夜壶呀,需要的时候就搞,不需要的时候又有些嫌弃。其实,柳校长又何尝愿意如此呢?

国家财政紧张,拨下来的经费就那么一点。他们这个团队,人数有几百人,造了几台光刻机以后,就没有销量、没有经费了,但是学校还要养着他们。

徐总工有些着急的说道:“我们能够赶上来,是很不容易的,咱们不能半途而废呀!”柳校长和沈主任却不搭话。

林天河有点听出柳校长和沈主任的意思了,一个觉得占经费,没啥用。另一个觉得有信心追赶,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