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雅氏,你告诉朕,如此佳女,为何不赏给十四阿哥?”
即使是胤禑,也已经听出,康熙的语气不对。
大清的女子,无论满汉,皆无大名,只有姓氏。
按照康熙的习惯,他一般都会给早期四妃面子,不会直呼其姓氏。
德妃做梦都没有料到,原本说不来的康熙,居然从后殿悄悄的进来了。
一时间,德妃的脑袋,也宕了机,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清楚了。
就在全殿内,鸦雀无声之时,胤禑分明感觉到,考验政治智慧的天赐良机,到了!
胤禑见势不妙,赶紧主动替德妃打圆场,小声说:“回汗阿玛,都怪臣儿不好,说是喜欢此女,跪请德妃母成全了臣儿。”
以胤禑对德妃的了解,但凡,康熙把年氏这个狐媚子,真的赏给了老十四。
呵呵,不仅母子之情没了,而且,德妃还会恨他入骨。
胤禑反正是躺平了的心态,即使因为好色,被康熙骂几句,又有何妨?
再说了,老四在中间穿针引线的帮了多大的忙?
如果,胤禑不主动站出来,引开康熙的怒火,老四肯定会被牵连进来。
不管怎么说,德妃都是胤禑的养母。他主动站出来,替养母背黑锅,孝道无亏也!
一箭四雕的好事儿,以胤禑的性格,拼着挨顿臭骂,也要抓住大好时机,勇敢的站出来背锅!
“真是你主动相求的?”康熙满是疑惑的踱到胤禑的跟前,俯视着他的头顶。
“汗阿玛,您是知道的,臣儿从来不怕说真话。”胤禑底气十足的提醒康熙,就他这一个儿子,敢瞎说大实话。
“德妃,果真如此?”康熙这么一问,显然消了点火气。
德妃暗暗长松了口气,巨大的信任危机,终于过去了。
“回皇上,奴才一直琢磨着,小十五儿封了贝子后,因尚未大婚,身边也没人伺候着,便私下里允了他的请求。奴才有罪,请皇上重重的责罚。”德妃恢复了理智后,说的话自然是面面俱到。
只是,让胤禑没有想到的是,老四居然也站了出来,满是愧疚的说:“都是臣儿的错,和妃母无关,请汗阿玛重重的责罚。”
胤禑暗暗点头,老四不愧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他此时不主动站出来,替德妃承担过错。
将来,等康熙回过了神,嘿嘿,不孝的恶名,肯定甩不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