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老八监国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1800 字 4小时前

“请十五爷大安!”梁九功进门行礼后,满面堆笑的说,“奴才给您道喜了!”

胤禑起身笑道:“梁谙达,喜出何来?”

梁九功哈着腰,谗媚的一笑,说:“万岁爷下旨大婚,您要娶嫡福晋进门了。”

呵呵,就这么点事儿,梁九功居然亲自跑来道贺?

可见,烈火烹油之时,从来不缺拍马屁的!

胤禑请梁九功坐下用茶,梁九功欣然应允了。

上茶之后,胤禑陪着梁九功东扯西拉了一阵子。

这时,乌林凑到了梁九功的身旁,盯着伺候梁九功的小太监,朝外边呶了呶嘴唇。

等小太监识趣的退下,乌林故意用身子遮挡在前,翻手将一张大额会票,硬塞进了梁九功的马蹄袖内。

梁九功暗暗点头,十五爷真会做人!

别看胤禑现在炙手可热,对梁九功还是一如既往的亲热,这就很难得了!

俗话说的好,拿人的手短,梁九功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加灿烂了。

胤禑见火候到了,也就把老十七舅舅的事,拐弯抹角的拜托给了梁九功。

梁九功心里门清,他的善意,已经获得了胤禑的积极回应。

一般民间的牛马,根本不知道上层大人物,应该怎么拉关系。

实际上,在上层社会拉关系,都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好哥们。

你不求人办事,人家怎么好意思,找你办事呢?

关系网,就在你求人,人家也求你之中,不断的越织越密,越织越紧。

牛马思维是,老子一个月才几两碎银子而已,养家糊口都不够花,即使送了厚礼,也很可能打了水漂,毛都捞不着一根,何必呢?

明白人的思维,就像胤禑一样的善解人意!

胤禑自己发个话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却转了一道手,故意让梁九功帮着办。

下次,等梁九功有发财的好买卖,就会惦记上胤禑了。

胤禑管着内务府,有他的暗中相助,梁九功想捞大钱,就更容易了。

人与人相处,只有共同的利益,才是永恒的主旋律!

“十五爷,陈希敏的事,奴才也略知一二。他这人呐,说话太直了,容易得罪人。不如这么着,奴才帮他在护军营里补个官缺?”梁九功脸上带上笑,心里却藏着奸。

胤禑摇着头说:“护军营里太苦了,也没多少油水。”

心有十窍的梁九功,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内。

只要胤禑不想暗中插手兵权,啥都好商量!

“十五爷,外任可成?”梁九功十分谨慎,他打算先问清楚胤禑的真实想法,再做安排。

胤禑一听这话,随即拱手道:“还是梁谙达想得周到。”

哼,梁九功这个狗奴才,果然手眼通天,交游极广。

宫里大佬级的人物,从来不可能把话说得太白,只可意会,绝不可言传。

陈希敏,原是四品的二等侍卫,放外任的话,不是知府,就是道员。

因为,康熙朝的道员和知府虽是上下级的关系,却都是正四品官。

陈希敏毕竟是老十七的舅舅,把他安排去外任,梁九功和胤禑都没有任何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