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遏必隆刀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1754 字 4小时前

太子破天荒的留了胤禑两口子,一起用晚膳。

胤禑也没推辞。

因为,太子要到康熙五十一年的二次被废,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再说了,翠晴是太子妃的亲妹妹,于情于理,都该姊妹团聚一番。

席开两桌,太子和胤禑坐在外间,翠晴和太子妃在里间,中间隔了一道屏风。

自从,石文炳的遗孀死后,十年来,这还是太子妃头一次在宫里见到家里的血脉亲人,她自然是格外高兴,话也比平时多得多。

自从索额图被暴死后,就没有皇子,敢留在东宫用膳了。即使是老十三,也不敢。

落一叶而知秋,东宫的窘迫处境,一览无余。

太子是半君。照规矩,太子赏膳,胤禑应该另坐小桌,在旁边陪着太子吃饭。

可是,今天的太子,确实高兴,居然硬拉着胤禑坐了一桌。

鉴于气氛很好,胤禑装模作样的推了一下,也就顺势和太子同桌用膳。

如果不是左肩上的虎爪痕勋章,胤禑还真不敢这么干。

现在嘛,康熙肯定会知道,但是,也肯定不会在意。

因为,胤禑不仅用生命,表达了对康熙的忠诚。而且,他一贯表现良好,从未帮太子说过半句话,做过半件事。

这人呐,固有印象一旦生根后,再难改变。

以前,班上的差生逃课,班主任直接罚站请家长。

胤禑逃课去打街霸游戏,班主任居然以为他熬夜读书,累狠了想休息,连问都不问。

更重要的是,宫里对东宫吹出了缓和风,胤禑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在大清的顶流社会,一切关系的基础,就是皇帝的看法。

皇帝不待见老大,整垮了明珠,大爷党径直树倒猢狲散了。

太子不发神经的时候,颇有明君气象,说话有条有理,态度也平易近人。

胤禑呢,秉承多喝酒,少说话的原则,频频举杯劝饮。

结果,酒量甚好的太子,很快就被灌到了桌子底下。

胤禑顺势带着翠晴,辞离了东宫。

从东宫出来后,胤禑便带着翠晴,来到钟粹宫,拜见亲妈密妃。

密妃看见翠晴后,显得欢喜异常,赏了一大堆见面礼。

如今的密妃,显然是母凭子贵。她若还是个小答应,根本没资格以婆婆的身份,召见儿媳妇。

密妃本想留下儿子和儿媳妇一起用膳,可是,时辰不早了,胤禑和翠晴还必须去拜见养母德妃。

反正吧,翠晴是正经的贝勒福晋,有资格随时递牌子,请见婆婆密妃。

因没有正宫皇后的缘故,宫里的女人,到了妃位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放飞自我了。

现在的德妃,只要看见胤禑,就很生气。

只因,老十四这个哥哥不仅无爵,还没有指婚,更没有出宫分府,至今猫在阿哥所里,住得很不舒服。

年纪更小,出身更低的胤禑,反而后来居上,不仅封了贝勒,还是红得发紫的第一实权阿哥。

这不是给德妃的心里,添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