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懂朕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1731 字 4小时前

康熙被噎得不轻,猛咳了起来。

这个时候,胤禑自然不傻,抢在梁九功的前边,主动替康熙抚背。

父子君臣,胤禑怼归怼,还是要以孝道为先!

康熙喝了几口温茶,总算是顺了气,怒瞪着胤禑,斥道:“成天被你这样气,朕早晚去见太皇太后。”

胤禑涎着脸,说:“汗阿玛,等臣儿花甲之寿时,还等着您的厚赏呢!”

梁九功一听这话,不由暗暗点头,这么多皇子里边,就数十五爷拍的马屁,最得康熙的圣心。

胤禑过六十大寿之时,康熙正好过完百岁圣寿!

无敌的马屁一出,康熙果然转怒为喜,带着笑意,骂道:“你个小猢狲,还真懂朕的心思,滚吧!”

胤禑笑嘻嘻的说:“臣儿滚也!”一溜烟的离开了织造署。

康熙望着门边,看了很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梁九功却大致猜得到康熙的心思,真性情的十五爷若不是生错了肚子,又得罪死了老大和老三,还真有希望继承大统。

胤禑回到内务府的临时值房不久,江苏巡抚张伯行便主动找上了门。

“十五爷,地方上,快要供应不上了!”张伯行仗着是个大清官,胆子大得没边了,居然想请康熙早离江南,免得给地方上造成过大的负担。

因为相处过一段时间,张伯行的底细,胤禑也知道一些。

张伯行本人虽然官声很好,但是,他家在河南仪封(兰考)县,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大清朝,有个怪现象,家里原本很有钱的官儿,往往官清似水。

而穷苦读书人出身的官员,一旦有机会捞黑钱之后,往往比谁都贪。

胤禑冷冷的说:“张中丞,你若想为民轻省,为何不直接去向汗阿玛进言?”

张伯行梗着脖子,说:“回十五爷,老夫进言过一次后,皇上就不见老夫了!”

胤禑很佩服张伯行的胆量,但是,该办的差事,还得办。该采购的物资,还得供应到位。

不然的话,胤禑这个内务府总管,就无法向康熙交差。

“张中丞,清单上的食材,一两都不能少!”胤禑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冷冷的说,“只要少了一丁点东西,别怪爷不替你兜着。”

胤禑的意思很清楚,你张伯行想图好名声,那是你的事儿,和爷无关。

但是,理应供奉的食材,若是短少了,胤禑首当其冲的脱不开干系。

张伯行马上叫起了撞天屈,说:“藩库的存银,快要见底了……”巴拉了一大堆缺钱的困难。

胤禑知道张伯行的意思是,内务府再不给银子,他就没钱采购物资了。

可是,内务府的银子,又不是胤禑的,都是康熙说了算。

“张中丞,江南各地的有钱士绅,多达几千家,随便找他们凑一点,也足够了吧?”胤禑不客气的公然威胁张伯行,“他们若不肯借银子给你,要不,我亲自去借?”

江南的科场舞弊案,胤禑派兵抄了十几家士绅之家,闹得鸡飞狗跳。

张伯行心里很清楚,胤禑所谓的亲自去借,不过是提兵去抢的代名词罢了。

“哪敢劳烦十五爷您亲自出马呢?”张伯行不想让胤禑骚扰了地方,赶紧想堵他的嘴。

就本质而言,胤禑和张伯行的矛盾,就是最典型的朝廷和地方的矛盾。

康熙南巡,要花大把大把的银子,又不想多给钱。张伯行不想盘剥地方太狠,免得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