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直接召集了集团建筑公司的建筑设计师参与方案设计。
他向设计师们详细阐述了医科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功能需求:“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能够激发学术灵感、促进交流合作的医学教育综合体。
教学楼要采光充足、空间灵活,便于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验室要配备最先进的设施,满足不同学科的研究需求。
图书馆要宽敞舒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另外,还要有模拟医院场景的实践教学中心,让学生能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临床技能……”
设计师们听到老板的要求后纷纷开始发挥自己的创意。没过几天就提交了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案。
等到拿到这些加班熬夜设计出来的方案后,李新民也大方的给每一位设计师都发了个大红包。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新民和教授们开始对每一个方案都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在审阅一份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东方元素的设计稿时,伊丽莎白·布朗教授赞不绝口:“这个设计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得恰到好处。
既体现了医学的严谨科学,又富有文化底蕴,能给学生们带来独特的学习体验,我认为很不错!”
经过大家反复的讨论、筛选和修改之后,最终确定了一个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设计方案。
这份方案里面的校园规划,现代化的教学楼错落有致地分布,中央是一座大型的图书馆,以玻璃幕墙打造,通透而明亮!
实验楼也配备了顶尖的科研设备,与教学楼通过空中连廊相连,方便师生往来。
模拟医院则按照真实医院的布局和功能进行设计,从门诊、病房到手术室,一应俱全。
然而,创办医科大学并非是那么的一帆风顺。
资金方面,李新民倒是不缺,毕竟他从鹰酱、毛熊各个国家薅羊毛搞来的海量资金还有很多!
教学资质审批这方面更是不用担心,真都是自己上报自己审批的简单事情。
但不远处的那批棚户区拆迁改造却有着麻烦。也不是有人不想搬,主要是建筑公司新的安置房还正在建设。
还好,这里的底层百姓们听到会给他们补偿安置房后主动表示他们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目前的住宿问题。
甚至相当大的一批青壮年表示可以不要工资去工地上帮忙。只要管饭就行!
“老板,我们就想有个不漏风的房子,您就同意我们的要求吧?万一这件事情泡汤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