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亲自教授医术

春日的长安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仁心堂内却一片肃静,十几名学徒正围坐在大堂中,认真地聆听林棠梨讲解医理。

"脉象之变化,千变万化,却也有迹可循。"林棠梨手持一本医书,声音清晰地讲解着,"今日我们就来说说沉脉与伏脉的区别。"

台下的学徒们都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自从林棠梨开始亲自教授医术,能进入仁心堂学医的名额就变得极为珍贵。能坐在这里的,都是通过层层选拔的佼佼者。

"沉脉与伏脉,初学者往往难以分辨。"林棠梨继续说道,"沉脉按之才得,举之即无;而伏脉重按始得,轻取全无。诊脉时要格外留心这个细节。"

一名年轻的学徒举手发问:"师傅,那如果病人脉象既沉且伏,该如何判断病因?"

林棠梨露出赞许的神色。这个问题问得好,显然是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她正要回答,忽见宋墨寒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端着一杯热茶。

"娘子说得口渴了吧?"宋墨寒将茶杯递给她。

学徒们见是宋大爷来了,纷纷起身行礼。虽说宋墨寒不懂医术,但他对仁心堂的支持和对林棠梨的尊重,让所有人都对他心怀敬意。

林棠梨接过茶杯,浅饮一口,"多谢相公。"转头对学徒们说道:"既然说到这个问题,不如我们来看个实例。"

她走到内室,取出一本医案,"这是去年冬日里遇到的一个病例。病人正是脉象既沉且伏,寻常大夫诊断时很容易忽略其中的关键......"

宋墨寒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虽不懂医理,却也被林棠梨认真讲学的模样所吸引。记得当初,就是她这种对医术的执着打动了自己。

"师傅医术高明。"一个年长些的学徒感叹道,"不光能看出病症,还能一眼看出病因。"

林棠梨摇摇头,"医术一道,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我今日能有这些见识,也是靠着多年的积累。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

"是,师傅教训得是。"学徒们齐声应道。

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药童跑进来,"师傅,外面来了个危重病人,需要您亲自看诊。"

林棠梨立刻起身,"今日就讲到这里,你们先把这个医案好好研读一番,明日我再详细解答。"

学徒们恭送林棠梨离开,然后自觉地分成小组,开始讨论起医案来。宋墨寒见状,心中甚是欣慰。自从林棠梨开始教授医术,仁心堂的气象就焕然一新。那些学徒不仅学习刻苦,更重要的是都继承了林棠梨济世救人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