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最早手术刀

药香如故 杨怼怼 2356 字 26天前

唐明远赠予徐晓曦山楂丸与梅子,来源既有自己为楚瑾所备,亦包含程老所赐,此乃零食之上选。

送别徐舫父女后,楚瑾建言:“是否告知师叔?”唐明远颔首,遂联系程老,未提双针事宜,留待面谈,仅询问交流会之详情。程老令唐明远待命,自行探询。

张婶手捧徐舫所赠重礼询问置放之处。唐明远检视,袋中木盒藏珍稀药材,如人参、灵芝等,名贵无匹。他决定留下部分,余者转赠师叔。

楚瑾对此并不看重,欲言又止。唐明远手机突响,楚瑾接听,程老急切告知:M国交流会有疑似师门失物三足药炉。唐明远惊问:“师叔,此言当真?”

“不确定性仍存。”程老沉声叹息,“唯有亲眼见证,方得确凿。经向上级咨询,得知有物品拟购,其形疑似我派三足药炉。”

唐明远语气坚定:“师叔,我已知悉,将出席交流会。若确系师门至宝,必将竭力带回。即便不得,亦可知其下落,便于寻觅。”

程老语带哀愁:“我辈瑰宝,遭劫被盗,反需赎回。”

唐明远默然,程老复叹:“汝往一探,即便非三足药炉,亦是国宝,宜尽力带回。”

“尚有一事,师叔,我寻得双针线索,疑似先辈遗墨……”唐明远简述情况。

程老命道:“明日来此,携书相见。”

“遵命。”唐明远应允,继而言之,电话方歇。

楚瑾望向唐明远,唐明远轻抚其颊:“如梦似幻。”久寻无果之物,今日竟连遇两宝,唐明远心中激荡,犹如梦中彩票中奖之喜。

“明白了。”楚瑾回应,声音坚定,“赵泉同行,以确保你的安全。”他自己亦愿随唐明远赴汤蹈火,然体力受限,京城至蓉城的飞行已感吃力,更何况远赴M国,且活动场地为游轮,“家中静候君归。”

唐明远笑意盈盈,承诺:“绝不对异性多瞥一眼。”

楚瑾扬眉,“赵泉将监督。”

唐明远搂紧楚瑾,玩笑中带着深情:“珍爱如你,愿将你缩至掌中,随身携带。”

翌日拂晓,唐明远携书拜访程老,楚瑾则忙于安排公司事宜,确保资金周全,以免唐明远错失机遇。

抵达四合院,程老正整理药材,一见唐明远,便将事务交与学徒,问:“书带来了吗?”

“带来了。”唐明远跟随程老入室,取出书籍,封皮未封,程老洗净手后细致翻阅,唐明远则将笔记置于旁侧,静待指导。

程老审阅缓慢而专注,细读唐明远笔记后,方审视书脊秘藏之处,沉吟良久,严峻发问:“汝意如何?”

唐明远郑重答道:“师门惯例,尺度取整数。鉴于测量误差,我锁定商代、三国、南朝三朝,一尺约分别为16.95厘米、24.2厘米、25.8厘米。医用器具之始,或为砭石,新石器时代已有砭石针。”

程老未置一词,颔首示意唐明远续言。唐明远继续:“我国出土多样砭石针,其为医术滥觞,蒙省遗址所出砭石针,尖端锋利,另一端扁平弧刃,堪称最早手术刀。”

“继之,西周古墓现青铜针,莲花针,毫米之长,锋利如斯。《黄帝内经》对砭石针有所记载。”唐明远言及此,语气崇敬。

砭石为针刺疗法先祖,针具演化由砭石至青铜、九针,乃至当今毫针。唐明远沉思:“师言双针非金非玉,吾初疑为青铜或铁。后汉墓出土银针三枚,尾无锋刃,形如绞索,适于手捏针灸。《黄帝内经》及《灵枢经》记载九针,最长者约15厘米。”

“门派所传金银双针,并无一迹可寻于古籍。”唐明远语气坚决,“我疑祖师或为扁鹊,华国医学之祖,独步脉诊,通晓各科。”门派博采众长,全面涉猎,唐明远之所以联想到扁鹊,源于对师门的崇敬与光明前景的坚信。

程老追问:“续言何在?”

“思虑良久,终觉非也。”唐明远未言其对程老,耗尽心血否定种种推测,“门派学说深植阴阳五行,源于《神农本草经》与《黄帝内经》,故扁鹊非始祖。”

“或问张仲景、华佗、董奉,师门是否出于东汉?”唐明远平静中透露痛楚,“商朝已排除无疑。”

“《神农本草经》及《黄帝内经》成书年代推论,此三子亦非可能。”唐明远语气坚定,“遂归三国、南北朝,时期纷扰,南北朝屠城六十八,残城四十七,师门若创立于此,金银双针能否存世?时代动荡,外科应为师门所重。”

唐明远目光锐利,直指核心:“师门始祖,其医术仿佛游方郎中。”他凝视程老,“秘方杂陈,涵盖军旅至权贵,乃至产科、仵作之术,岂是百姓家所涉?此乃师门代代累积,因病历与经验,逐步丰富而成。”

“师父曾言,非金非玉之材,非游医所能掌握。”唐明远面色凝重,“金银双针,真有其物?”语尾微颤,隐含求助,渴望程老证伪其疑。

“或许,我量错了尺寸?或双针乃陨石铸?”唐明远言之凿凿,引《始皇本纪》为证,“或有陨石再降,师祖得之,铸双针。”他紧握双拳,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此书笔迹非师,然用药习性相似。我自拟药方,与书中所记,用药习惯相契合。吾用药,源于师承,此书作者,难道非师祖所传?书中有双针之秘,莫非双针非传承,乃后世所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