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里是读书人的样子,简直毫无教养!”
“咱们把他赶走,别让他影响姜夫子的教学!”
“就是,姜夫子扩建书院,又自掏腰包招聘教师,图的什么?不都是为了我们福顺镇的孩子们能有更好的未来?我们怎能不感恩戴德?”
那名质疑者被污物击中,灰溜溜地离开了福顺镇。
有了这个教训,后来拜访姜怀虞的人态度都谦恭了许多,不再说出那些不堪入耳的言语,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应聘福顺书院的教师而来。
毕竟,姜怀虞提供的待遇十分优厚,除了学生所供的束修之外,她还额外提供三两银子的月俸。
这样的薪酬待遇,即便是与万福县的一些着名书院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这些日子里,姜怀虞每个上午都投身于讲学的殿堂,而每当午后阳光斜射,她便在私塾里接待那些慕名而来,意图竞选夫子职位的人们。
各式各样的人物纷至沓来,其中固然有人纯粹是被招募夫子的花絮所吸引,怀着好奇心,甚至带着一丝嘲讽姜怀虞的心态前来观瞻。然而,在这些人群中,也不乏一些怀揣着诚挚心愿,渴望传授知识、启迪后辈的有志之士。
在与他们一一交谈后,姜怀虞发现其中两位夫子候选人颇为出众。
第一位乃是从城中书院荣退的资深举人,他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在万福县享有崇高的声望,颇有人望。虽然他对女性担任夫子一职并不持反对态度,但对于书院接纳女学生却强烈反对。他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旨在指导学生熟读圣贤之书,考取功名以报效国家,而女性既然无法参与科举考试,略识文字即可,无需他耗费宝贵心力去精心培育。
另一位候选人则是一位年轻的秀才,因出身贫寒,多年来勤奋苦读,倾尽家财,却始终未能金榜题名,因此心灰意冷,意欲寻找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生计。当姜怀虞询问他对书院招收女性夫子和学生的看法时,他显得颇为保留,既未明确表示赞同,也未直接表达反对。
除了这两人之外,其他前来应聘的夫子人选均未能引起姜怀虞的青睐。更令她感到困惑的是,尽管她早已放出话去,福顺书院招募夫子不拘性别,然而迄今为止,竟无一位女性前来应聘,这让她不禁感到失望。
然而,她也深知,自己之所以能成为夫子,完全是出于老村长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将她推上了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