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明太宗朱棣

就在此时,一旁的杜如晦忽然开口说道:“皇上,依微臣之见,这朱允炆未必真如天幕之上所展现出来的那般愚蠢无能。他既然能够在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严密注视之下被立为皇太孙,想必其中定有其过人之处,绝非表面看起来这般简单啊!”

“哦?爱卿有何高见啊?朕倒是想听听你对此事的看法。”李世民微微眯起双眸,目光落在杜如晦身上,透露出几分好奇与期待。

只见杜如晦拱手作揖,缓声道:“皇上,依微臣之见,这朱允炆自从登基以来,其种种行为都表明他对文臣颇为倚重和认可,但对于武将一方,似乎并未展现出过多关注或重视的态度。不仅如此,他还对各地藩王心存忌惮。且观其登基后推行的各项政策,不难看出他实则已与大明王朝的众多文臣紧密结合在一起。

可以说,朱允炆如今所代表的并非整个朝廷的立场,反倒更像是那些文臣们的意愿。由此可见,这位新帝打心底里并不认同武将的作用,同时对藩王之事也持否定态度。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此前,他竟能将这些心思深藏不露,直至登上皇位后方才逐渐显露无遗。如今看来,这朱允炆可称得上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文臣了。只是微臣心中尚有疑惑,不知为何后世的文臣竟会演变成如今这般模样。或许其中另有隐情,亦或是时势使然吧。”杜如晦一边说着,一边若有所思地轻轻摇了摇头。

他已然洞悉到后续朝廷中的文臣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巨变。实际上,即便杜如晦未曾言明的那些隐晦之处,此刻的李世民亦能心如明镜、洞若观火。

再看那朱允炆,又怎能不算得上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呢?不,或许并非如此,也许他反倒沉醉于此种状态并欣然接受,甚至不曾心生抵触之意。

李世民深知,那些对大明朝廷举足轻重的文臣们,换到如今的大唐,则对应的正是那些势力盘根错节且规模宏大的世家大族。对此,李世民了然于心,但他始终坚守着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步伐。因为他明白,如果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重蹈那人的覆辙。想到此处,李世民抬头凝望天际,其目光骤然变得犀利无比,仿若要穿透苍穹一般。然而转瞬间,这道锐利的目光又如昙花一现般消逝得无影无踪。

李世民坚信,遭遇挫败之人决然不会是自己。于是乎,他选择步步为营,以蚕食鲸吞之势逐步推进各项谋划。只要行事谨慎,莫要惊动那隐匿于暗处的敌手,一切皆在掌控之中。待到时机成熟之际,必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靖难之役”过后,淮河以北地区竟沦为荒草丛生之地,原本繁荣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创,无数农民被迫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生活苦不堪言。

明太宗登基之后,深知百姓之苦,当务之急便是恢复民生、减轻民众负担。他果断地下旨,对于山东、北平以及河南那些饱受战火摧残的州县,如果存在因战乱而无法耕种土地的人民,将免除他们整整三年的差役和赋税。

不仅如此,针对河南、山东、北平还有淮河以北流离失所的百姓,明太宗下令让他们各自返回原籍,重新开展生产生活。而为了帮助这些归乡之人顺利复业,所需的种子、耕牛以及农具等物资,都由官府统一供给。

此外,在建文年间被废弃的北方学堂也得以重新开办,并保持正常运转,绝不容许其荒废。明太宗多次劝导民众回归农田,不辞辛劳地想办法招揽流亡在外的百姓返乡复业,并且叮嘱他们要全心全意致力于农业生产。早在刚刚即位之时,明成祖便派遣专人四处奔走,积极号召流民回归故土、恢复产业,期望他们能够竭尽全力耕耘田地。

与此同时,明太宗还进一步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堂之上逐步构建起后来内阁制度的初步框架。而且,他明确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方法,关键在于做到宽容与严厉适度结合”这一重要原则。

小主,

对于各地的地方官吏,明太宗更是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他责令所有地方官员必须深入基层,切实了解当地的民情民意,随时随地向朝廷如实禀报民间的困苦状况。只有这样,朝廷才能及时制定相应政策,更好地造福于民。”悠然讲完前面的事情,就开始讲明太宗永乐大帝朱棣在位之后发生的事情。

“内阁?”朱元璋喃喃自语道,此时的他尚未萌生出废除丞相一职的念头,因此对后世朱棣所创立的这套制度深感困惑不解。然而,这位心思缜密的帝王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默默地将这个疑问铭记于心,并打算寻个合适的时机前往朱棣那里,让其亲自解释如此行事背后的缘由。

当听到“内阁”这两个字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异样感受涌上朱元璋心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他,令他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之中。

与此同时,朱元璋放眼望去,目光落在前方因那场惊心动魄的靖难之役而遭受牵连、饱受苦难的百姓身上。望着那一张张充满哀伤与无助的面庞,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戚之情。这场战乱给大明子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身为一国之君,同时也是自平民百姓中崛起的朱元璋,对此感同身受。他深知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意味着何等艰辛困苦。

但随后,当朱元璋目睹朱棣采取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恢复民生时,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不得不说,朱棣在处理政务方面确实颇有条理、章法可循。尤其当看到北方那些曾被建文帝下令废止的学堂如今又重新开课授业,孩子们能够再次走进知识的殿堂,朱元璋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欣慰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