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想想还是算了吧

这年头,讲究一个名节的。

不然的话,那地方上,为什么总是要突出贞洁烈女,请朝堂赐予贞节牌坊呢。

这个青楼,迟早是要收拾收拾的,打击人贩子。

韩辰想了两天,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酿酒去卖。

这酒应该是很好卖的,皇城聚集了大量的权贵,他们也是少不了人情往来的,因此开个酒铺,肯定是有的赚的。

不过,这酿酒的工艺,韩辰可不会啊!他想来想去,又觉得不行,别的不说,这成本也是太大了,他可没有那个本钱去投资的。

毕竟,能够动用的银两,是少数的,只能做小本生意。

做买卖,也挺麻烦的。

韩辰又想了几天,觉得还是算了吧!他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呢?

身为一个大臣,做买卖,本身就是不符合韩辰的价值观,那叫做与民争利,如果形成了风气,那还了得,那岂不是所有的臣子,都去做买卖了吗?这可不行。

臣子是有权利的,这他人做买卖,根本没法与之竞争的,根本就是完全不对等,也不公平,这也是一个事实。

半月后,由于安南已经收拾了,朱棣的目标,就转向了鞑靼,他要采取逐步削弱的方式,年年进行打击。

朱棣并没有亲征鞑靼,派了十万大军出征,不过就是号称十万,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

那是加上了民夫。

又要打仗了。朝堂一些大臣们那是持反对意见,认为不行,不能年年打仗,要休养生息,这其实也根本就没有错的就是了。

确实不能年年打仗,不过考虑到威胁的话,出征是必要的。

毕竟,这不算是大规模战争,而是小规模战役,耗费人力物力,倒是也并不太多。

这次出征的将领叫做丘福,韩辰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还派人去打听了一下。

发现此人居然都六十多岁了,这不是胡闹的吗?年纪可是太大了啊!

也真是匪夷所思,虽说打仗的主帅,并不一定要靠勇猛,亲自进行作战,但是,这年纪大,精力难免不足。

丘福曾经只是燕王府的一名士卒,由于积年劳苦,授予了千户一职,在靖难之役中,表现还算出色,现在是当了荣禄大夫,还被封了国公了。

而今,被朱棣亲自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可是这家伙吧!根本就没有当过主帅,这能不能行,还不知道。

韩辰也不了解,征鞑靼的事情,并没有刻意研究过,不知道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