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皇宫。
太和殿。
午朝的钟声,在寂静的京城上空回荡,皇帝李景炎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跪坐的文武百官。
宰相季海跪坐在首位,面容严肃。大理寺卿包拯,督察院左都御史海瑞,这两位皇帝最新提拔的心腹,分别站在季海生的两侧。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沉默不语,但无一例外,都在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这两位新贵。
端王、晋王、安王三位亲王在文官之后,他们的身份尊贵,但在这个朝堂上,他们更多的是旁观者。他们的眼神中有着不同的情绪,有的期待,有的忧虑,有的则是深深的算计。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奏?”皇帝李景炎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礼部尚书李元洪从队列中走出,他的步伐稳健,面容肃穆。他手持奏折,立在殿中,声音清晰而有力:“启禀陛下,臣有关于今年科举事宜要奏。”
李景炎的目光转向李元洪,示意他继续,李元洪声音清晰而有力:“从中枢到地方,官员紧缺,许多职位空缺,已然影响了政务的正常运转,如今科举在即,臣请奏,增科进取。”
李景炎沉思片刻,想着自己自登基以来,杀的官员确实有些多,最终开口道:“李尚书的提议可行,但必须确保科举的公正性和选拔的质量。朕准你所奏,科举录取人数可以适当增加,但必须严格把关。”
紧接着,兵右侍郎刘长河也出列,他的声音洪亮:“启禀陛下,臣有关于,林州防务的事宜要奏。”
李景炎的目光转向刘长河,示意他继续。刘长河道:“陛下,近年来,东南一带的林州周边盗贼四起,山匪横行,百姓生活不安。臣建议加强林州的防务,增设巡防营,并加强对盗贼,和山匪的打击力度。”
“林州?”李景炎怔了一下,忽然想起这好像是燕国最小最穷的一个州:“准。”
户部尚书生陈林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陈林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李景炎道:“准。”
“启禀陛下,臣陈林有关于国库收支的奏折。”他缓缓展开奏折,开始宣读:“近年来,朝野上下贪腐横行,国库收支失衡,赤字日增,长此以往,国库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