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卷的末尾,作者用轻松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关键的瞬间:
1989 年 7 月,夏日的阳光热情似火,热辣的气息充斥着每个角落,让人感觉像是掉进了一个大大的蒸笼里。
季节变换,气温攀升,在这个酷热的季节,张聪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三次改变命运的契机。
张聪的人生可不像坐过山车那么顺利,他的每一次改变都饱含着辛勤与汗水。
第一次改变是在 1979 年的秋天,那个秋风送爽的季节,张聪靠着自己的刻苦和聪明才智,成功考上了大学。
知识就是力量,大学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了县委机关工作,就此开启了他的官场生涯。
1985 年的三月,春暖花开,大地复苏。张聪凭借着《庄尔河善念思想政治工作经》这篇超有深度和价值的经验典型材料,成功吸引了州委宣传部的目光。
他的才能和努力得到了肯定,紧接着他就被调到了该部新闻科工作,这可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大转折呢。
时间来到 1989 年,为了配合旅游开发建设的需求,按照国务院的明智决策,大庸县摇身一变成了地级市,旁边的慈利和桑植两个县也被划进了该市的版图。
这一重要决策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庸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闪亮登场,各项筹备工作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7 月的阳光炽热而耀眼,张聪先后收到了三个熟悉的电话,这三个电话如同三块巨石,投入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湖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恰好,他的事业在此地遭遇瓶颈,意欲变更环境以图自我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