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从经历了科举舞弊案的风波后,虽全力整肃朝纲,使大明官场为之一清,但心中始终憋闷。
一日,他突发奇想,觉得在国内久居,诸事繁杂,不如去海外藩属国看看,了解下民情风俗,也顺便放松一番。思及此,他便唤来朱棣,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于他。
朱棣听闻,大惊失色,连忙跪地劝阻:“父皇,此举万万不可。您乃一国之君,肩负天下苍生,怎能轻易涉险前往海外?况且路途遥远,诸多不便,万一有个闪失,儿臣等如何向天下交代。”
朱元璋却大手一挥,不以为然道:“朕意已决,你不必多言。朕乔装打扮一番,悄无声息地去,不会有人知晓。此次出行,一来朕可看看海外藩属国的真实境况,二来也能散散心。你就随朕一同前去,也好有个照应。”
朱棣见朱元璋心意坚决,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好无奈领命。于是,二人乔装成普通商人,带着几个身手矫健的侍卫,乘船朝着朝鲜而去。
数日后,他们抵达了朝鲜。朱元璋看着异国的风土人情,心中满是新奇。
一路上,他东瞧瞧西看看,时不时与百姓交谈几句,倒也其乐融融。行至王宫附近,朱元璋望着那巍峨的宫殿,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想要进去一探究竟。
他带着朱棣和侍卫们,大摇大摆地朝着王宫走去。
王宫侍卫见几个陌生人径直朝宫门走来,立刻上前阻拦。
一名侍卫头目模样的人,手持长枪,大声喝道:“站住!此处乃王宫禁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速速离去!”
朱元璋平日里在国内,哪曾受过这般阻拦,心中顿时不悦。
他微微抬起头,带着几分威严说道:“我们远道而来,不过是想进去参观一番,并无恶意。还望小哥通融通融。”
侍卫头目见朱元璋等人态度傲慢,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冷笑一声道:“哼,你们当这王宫是什么地方?是你们想进就能进的吗?再不离开,休怪我等不客气!”
朱棣见势不妙,赶忙上前,陪着笑脸说道:“各位兄弟,我们确实不知规矩,多有冒犯。这就走,这就走。”说着,便拉着朱元璋要离开。
朱元璋却一把甩开朱棣的手,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他怒目圆睁,对着侍卫头目吼道:“你这小小侍卫,竟敢对我如此无礼!你可知我是谁……”
话还未说完,侍卫头目大手一挥,一众侍卫立刻围了上来,手持兵器,虎视眈眈。其中一个侍卫性子急躁,见朱元璋还在叫嚷,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枪柄,打在了朱元璋的肩膀上。
朱元璋猝不及防,被打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朱棣见状,急忙上前护住朱元璋,抽出佩剑,与侍卫们对峙起来。那几个侍卫也毫不畏惧,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原来是朝鲜国王李芳远听闻宫门处有骚乱,带着一队人马匆匆赶来。
李芳远见此情形,连忙大声喝止:“住手!都给我退下!”
侍卫们见国王驾到,纷纷放下兵器,退到一旁。李芳远走上前,打量着朱元璋和朱棣等人,心中疑惑不已。他拱手问道:“不知几位是何方人士,为何在此与我的侍卫发生冲突?”
朱棣收起佩剑,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实在抱歉,惊扰到您了。我们乃大明商人,途经此地,一时好奇,想进王宫看看,不想与侍卫们产生了误会。”
李芳远一听是大明来的商人,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恭敬地说道:“原来是大明贵客,失敬失敬。不知贵客到访,有失远迎。还请贵客移步王宫,本王略备薄酒,为各位接风洗尘。”
朱元璋此时心中还在为刚才被打的事情生气,冷哼一声道:“不必了!我等还有要事在身,这就告辞。”说完,转身便要走。
李芳远见朱元璋态度冷淡,心中更是不安。他知道大明乃天朝上国,得罪不起,若是因此事让大明皇帝怪罪下来,那可就麻烦了。于是,他急忙上前,拦住朱元璋的去路,诚恳地说道:“贵客请留步。是本王的侍卫无礼,冒犯了贵客,还望贵客大人有大量,不要与他们计较。本王定当严惩这些侍卫,给贵客一个交代。”
朱元璋见李芳远态度诚恳,心中的怒火这才稍稍平息了一些。但他还是余怒未消,说道:“罢了罢了,此事就此作罢。只是这王宫,我们也没兴趣再看了。”
李芳远见朱元璋还是不愿留下,心中暗自思忖,觉得这几个人身份恐怕不简单,说不定是大明皇帝派来微服私访的。
若是就这样让他们走了,自己恐怕难辞其咎。
于是,他眼珠一转,说道:
“既然贵客不愿在王宫停留,那本王就陪贵客在城中逛逛,尽一尽地主之谊。平壤城虽比不上大明的繁华,但也有不少独特之处,相信贵客定会感兴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听李芳远这么说,心想既然来了,不妨在城中看看,也了解下朝鲜的民生状况。
于是,他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李芳远的提议。
李芳远大喜,连忙吩咐手下准备马车。
一行人乘坐马车,在平壤城的大街小巷中穿梭。
李芳远一边走,一边向朱元璋介绍着城中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朱元璋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在暗暗观察着这座城市的情况。
走着走着,朱元璋突然发现街道两旁的百姓,虽然穿着朴素,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店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