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对英王妃道:“你懂什么?我们五兄弟中,我是长,我的俸禄最高。咱们家,最大的收入是我燕兴邸的股份,又不是那些庄园土地。分家后,我的俸禄和收入就归咱们自家了。母亲一准是跟咱们,她的东西大多数也会落到咱们家里。二弟、三弟、四弟已经没有了,过继的儿子,咱们管多了,人家不爱听。管少了,外人又说我不管侄儿们。老五家太闹腾,五弟糊涂,杨荀不长进,娶了小萧氏那妖妇。陈氏还翻了脸,以后还不知什么下场呢,不分家,万一连累了咱们就不合适了。你还嫌每个月不够忙吗?那四个府里的主子、下人的月例,还要咱们发放,婚丧嫁娶还要公中出钱,分了家,就只管咱们自家,不用管他们了。”
英王妃听了丈夫的话,琢磨一下,嗯,也有道理。自家丈夫能耐,与那几家合过,还真占不着多大的便宜。分家了,丈夫就能与自己更一心,自己管理家务也更轻松,就点头称是。
晋王的团队忙了七八天,才把凭证填写完,又让国子监的教职员工核对一遍。皇帝命礼部负责发榜,榜前简直是人山人海,查成绩的,看热闹的,找人才的,挤的水泄不通。
榜上的成绩单录到三百人,不过,本次科举考试,只录用前一百名。第一百零一名至第三百名,虽不录用,却可以推荐到国子监读书。下次科举考试再参加。
李圭的成绩是第七名。李璋是一百九十名。杨茴成绩是一百零三名。陈秀成绩第八十七名,陈干第九十九名,陈英一百五十名。陈雄是一百六十三名。
杨七非常高兴,这几个她认识的人都榜上有名,李圭、陈秀、陈干都在百名之内,这是被录用了。杨茴、陈英、陈雄虽没录有,却取得了国子监就读的资格。杨七组了个局,请大家到曲池坊的图书馆后园聚会。开阳书院的王院长和王咏来了。杨家的杨荆、杨茴、杨荃来了。江南李家的李二爷、李璋、李圭来了。杨七外家的五个表哥,陈秀、陈干、陈英、陈栋、陈雄都来了。
杨七请大家吃樱桃、黄杏。准备了足量的拌凉皮、卤牛肉、几个小菜、四样糕点,还有上好的春茶。杨七跟在场诸位说,儒家经典诸位都背熟了,没什么可说的。要扩大知识面,防止出题人问一些时论的内容。
每个人准备了一份贺礼送过去。是一堆新书,曹丕的《典论.论文》,傅玄的《傅子》,张华的《博物志》,陆机的《文赋》,范晔的《后汉书》,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沈约的《四声八病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郦道元的《水经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杨玄之的《洛阳伽蓝记》。
小主,
还有杨七与杨荆商议,让杨荆编写的《大燕论胡夷》,主要写的是与大燕有往来的胡族和其他海外夷族的情况。
杨七总结:我要是主考官。我最想知道的有两件事,一是如何平定蠢蠢欲动的胡族。二是农业为本的国家,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业包括的水利、耕种、农具、物种都可能考试。要考试,就要行文。总要知道别人的诗文好在哪里。所以,我让荆哥借出来这些书,用活字印刷术印出来,送给诸位看看。能学到多少,悟到多少,就是各位自己的本事了。不要来问我,我也不懂,就是照本印刷。
王院长最先表态:这套从书,我开阳书院订上五百套。要是有多的,我替其他王家人开的书院订购。
李二爷赶紧表态:只要杨七能印出来,给他多少套,他都买,决不还价。
杨七表态,找我也没用,得找封先生,他管印刷厂的具体事情。
打发众人散了,杨七开始坐下来盘算下江南的事。其实这个季节南方挺热的了,并不适合去。李圭也提醒过杨七,可杨七吟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听得李圭都想家了,想他娘了。
杨七先合计手里能动用的钱:
上次张家派人来学制作技术,学了十样,给了学费二千贯。凉皮、米皮、凉糕、凉粉、芝麻油、芝麻酱、卤牛肉、生豆芽、山楂糕、糖葫芦。
春茶收入是十万贯。食品厂春季收入是六万贯。印刷厂春季收入是八万贯。
这些钱虽不是杨七一个人的,只是要到年底才分红,这钱还在青龙坊的不舍钱庄里。
杨七为啥要盘算这些钱,她想着下江南,要看到合适的茶山,买下来。茶叶收入是巨头啊,以后总不会差的,也许越来越好呢。现在能利用的茶山是李家和豆家的,人家乐意跟你合作还好,哪天,人家不想合作了,你还能跪下来求他们不成。
杨七去找英王商量,英王听了也心动。就跟杨七说,他也想置几座茶山。杨七想了想,凭自己的能力,离开英王的保驾护航也没门呢。再说天下之大,一个人哪可能垄断呢。有财大家发,有茶大家做嘛。
杨七笑嘻嘻地对英王说:“当然可以了,您是我大伯父,我最信得过您。只是我一个小女子,出门办事不方便。以后置了茶山,我又不能亲自去看着。伯父要找几个得力的人手来,不用懂茶,就是要绝对的忠心听话。”
英王想了半晌。才道:“之前南征,俘虏了一批南方守将。有一个人,姓谈,叫谈元培。到今年,有三十出头了吧。这个人可是个人才,为人正派,能力很强的。被他的上官连累,当了战俘。他的妻子孩子都在乱军中被杀了。大家都劝他降,他坚决不降,宁死不屈。我也是一时心软,惜材。把他放了,他不肯做官,现在姑苏的乡间做农夫呢,日子过得不是很好。还生了病,他妹夫在我手下做副将,常跟我提起他。我给他捎去一笔钱,他说今生欠了我,以后要有事驱使,他定当尽心竭力。”
杨七一听,有这样人才,就说一声妥当。让大伯父给那人写信,捎去路费,让他到江南道余杭城李家别院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