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中,她详述了密州的现状,阐述了柳相为接任对稳定密州以及缓解朝廷在地方治理压力的重要性,同时隐晦地提及太子杨渊若干预此事可能引发的地方动荡隐患。
她期望这位老臣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密州发声,制衡太子党羽的恶意阻挠。 三四小说网
与此同时,陈柯在诸城着手准备一份密州治理的详细方略,这份方略不仅涵盖了民生、经济、治安等方面的规划,还针对可能出现的天灾人祸制定了应对预案。
她打算一旦柳相为成功接任,便将这份方略交予他,助其更好地治理密州,也以此向朝廷表明自己对密州的用心与期望,争取更多中立势力的支持。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陈柯犹如一位在暴风雨中坚守灯塔的守塔人。她虽身处诸城这一相对偏僻之地,但目光始终紧盯着京城的权力核心,以及密州这片她心系的土地。她深知,自己的每一步行动,都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虽微弱,却可能在关键时刻改变命运的走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论是与柳相为的交涉,还是在京城的人脉运作,亦或是为密州未来的筹谋,都是她在这险象环生的政治棋局中挣扎求存、守护信念的关键落子。而密州的命运,如同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船只,能否顺利驶向安宁的港湾,依旧充满着未知与变数,全系于各方势力的博弈结果以及陈柯能否在困境中持续破局的智慧与勇气。
陈柯在诸城的住所内,展开一幅详尽的地图,目光在图上缓缓游走,最终直直地定在了高丽国的区域。密州作为沿海之地,与海外往来频繁,其中大辰与高丽的商船贸易尤为活跃,众多的商船穿梭于密州与高丽之间,犹如海上的繁忙蚁道。
这一繁荣的贸易景象,在当下复杂的局势里,却成了陈柯眼中绝佳的掩护。选择高丽,便如同隐匿于喧嚣的商队之中,不易被各方势力视作特殊的目标而加以关注与刁难。
再者,高丽的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亦深深吸引着陈柯的目光。
其与辽国接壤,辽国广袤无垠,疆域东起日本海,西达阿尔泰山,北至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南抵河北中部的白沟河。
而高丽主要雄踞朝鲜半岛,北部边界与辽国掌控的辽东半岛相近。如此一来,若未来局势有变,与狄族作战之时,从高丽出发,无论是策应还是协同作战,都能够占据有利的地缘位置,进可攻,退可守,在多方势力的博弈中赢得更多的主动与周旋空间。
陈柯深知,在这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大环境下,每一个决策都如同在刀刃上行走,必须慎之又慎。
而将目光投向高丽国,或许是她为自己,为密州,乃至为未来可能参与的大局势所寻得的一条隐秘而又充满希望的退路与伏笔。
她开始默默盘算,如何能够巧妙地借助密州与高丽的贸易往来,逐步建立起更为深入的联系与布局,在不引人瞩目的情况下,为可能到来的变数提前做好准备。
无论是人员的安置、物资的储备,还是情报的互通,都需要在这看似平常的贸易表象之下悄然推进。
与此同时,在京城之中,陆穆青与司徒沐依旧在暗中紧锣密鼓地施展着他们的影响力。
他们深知,这场围绕密州知州之位的博弈尚未尘埃落定,太子杨渊虽暂时被孝子之名所绊,未对陈柯之事全力关注,但他背后的势力依然庞大且根基深厚。
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于是,他们一面继续在朝中拉拢更多中立的力量,一面密切留意太子党羽的动向,犹如猎人在暗处紧盯猎物,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反扑与变数。
而陈柯在诸城等待朝廷批复的日子里,除了精心筹备与高丽相关的计划,也没有放松对柳相为的观察与引导。
她时常与柳相为会面,交流密州治理的心得与经验,巧妙地在言语间提醒他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以及那个足以致命的把柄。
柳相为在陈柯的督促下,愈发勤勉地处理诸城事务,同时也在心中暗自祈祷朝廷能够顺利批复他的知州任命,让他能够在这风云变幻的时局之中一展抱负,同时又能在陈柯所构建的框架与威慑下,求得自身的安稳与仕途的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