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有底线的人

我来自朔方 仲实 2231 字 15天前

天宝十四年,正月十八,丰州城。

安思顺提起笔来,给圣人上书一封,直言安禄山有谋反之心,痛陈哥舒翰乃两面三刀之人,说自己年岁已高,只想回长安颐养天年。

正月二十,唐明皇已从洛阳返回长安,现在正在看高力士手下密探送来的信件。

信件里把安庆绪、哥舒晃在丰州城的一切行为都奏报了上来,李隆基此时脸上阴晴不定,看不出是何心意。

正在此时,有急件又递了上来,正是安思顺的亲笔信!

唐明皇先看完密奏,长吁了一口气,喝了口热茶,稳了稳心神,才把安思顺的信件拿起来端详。

世人皆以为唐明皇整日躲在宫里吃喝玩乐,流连于美色之中不能自拔,殊不知贵为大唐至高无上的圣人,北地突厥和契丹接连出了乱子,范阳和魏博两大都护府频频传出反意,而西南的吐蕃虎视眈眈,就连万里之外的大食,都在向大唐露出獠牙。

唐明皇老了,再不能像年轻时骑在马背上亲征,他现在连一把长刀都抓举不起。世人皆以为君王怀抱着贵妃从此不愿早朝,殊不知他全靠虎骨和鹿茸来找回雄风,而一夜折腾下来,身子骨就像散了架一般,早起是根本不可能早起的。

唐明皇感慨,李林甫在位的时候,有多少事需要他自己操心?而李林甫走后,他虽然已经给了杨国忠无上的权柄,但这偌大的江山社稷,反而现出风雨飘摇之势。

唐明皇现在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边塞的封疆大吏们互相抱团取暖,尤其是安禄山和安思顺。

唐明皇当然知道,这两个姓安的哪里是什么族人和兄弟?分明是有人刻意编造的传言罢了。但是他最担心的,恰恰是这两个姓安的越走越近。一旦东北三镇和朔方同气连枝,再向西把陇右、河西、北庭一举拿下,那大唐半壁的江山,就此将要断送在他李隆基手上。

李隆基忘不了武则天看他的眼神,更忘不了太平公主对他不屑的语气。所以他李隆基励精图治数十载,就是要向世人证明,堂堂开元盛世,是他李隆基一手打造出来的!

李隆基承认,在他自己或李林甫的有意或无意的放纵下,安禄山麾下的范阳雄兵,如今已然是尾大不掉了。

所以,无论如何,除非他安思顺幡然悔悟,和安禄山彻底断绝了交情和往来,否则他李隆基决不允许出现两个姓安的走在一起的情形。

自从一个小小的丰州镇北营校尉李俊掀起了凤临阁的风波,这个十多年并没有入了皇帝眼的安思顺庶女安雅,如今竟成了大唐达官贵人追捧的对象。更有传闻说,东平郡王安禄山和西平郡王哥舒翰,都有意求娶安雅为儿媳,且一律许诺其为嫡子的正妻大妇!

包藏祸心,包藏祸心,唐明皇听到这些话时气得手都发抖。

嫡子的正妻大妇,嫡子的正妻大妇,他李隆基能看不出来其中暗藏的玄机和用意吗?

安思顺一旦和安禄山结为亲家,安雅成为安庆绪的正妻大妇,那两个姓安的才真的是彻底捆绑在一辆战车上面了,拆都拆不开的那种!

而这个西平郡王哥舒翰,看起来憨厚老实,一副耿直的模样,每每当着他的面说尽了安思顺的坏话,可是这不也屁颠儿屁颠儿去让他儿子上门提亲去了?

可怜他李隆基为此专门把安思顺晾在一边,把哥舒翰给叫去了洛阳,就是要当面探探哥舒翰的口风。

可是这个哥舒翰,这时候倒是打起了太极,一说起哥舒晃和安雅之事,就顾左右而言他,全然没有了所谓忠臣该有的模样。

这个可恶的哥舒翰,又是打的什么见不得人的鬼主意?

如今河西和陇右都是他哥舒翰的旧部,而朝中也颇有一些大臣交好与这个西平郡王。如若哥舒翰和安思顺结了亲,以后安思顺岂不也会唯他哥舒翰马首是瞻?

哥舒翰口口声声说他和安思顺有龌龊,可是提亲的时候,这些龌龊事死哪儿去了?

两面三刀之人,口是心非之徒!

贵妃杨玉环见明皇日日烦忧,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不如玄宗皇帝自己把安雅收入宫中,纳为一个妃子吧。

唐明皇不是没有动过这个打算。可是他回想一下自己这几年和安思顺的关系,贸然开这个口,怕别是把安思顺给逼地狗急跳墙,说反就给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