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自留地,家里又能有不少粮食。没准孩子们不用总饿肚子了。拉的饥荒,等孩子们都长大,肯定都能还上。
春梅又劝她让耀武去学校上学,她说幼林自从被耀武救了,就特别想粘着耀武,她也想让幼林有个伴。
耀武的学杂费书本费她都给出,每年还能给孩子一身新衣服。
她听村里老人说过,古时候,有的孩子会被选了当伴读。
春梅或许就是让耀武给她家幼林当伴读。
伴读不伴读的她不在乎。
只是她从耀武这里又想到了老大、老三。她和丈夫没读过书,吃过亏上过当,磕磕绊绊过上日子,在队里还经常被人欺负。他们也想让孩子上学有出息。
可是家里实在是没那个条件。
她和丈夫每天上工,工分养活他们一个孩子都只勉勉强强。
婆婆的病,吃药占了大头,剩下的一家这么多人,吃饭经常成问题。当初困难的时候,一家人借粮借钱,实在不行,都扒了树皮煮。
后来,老大不上学了,跟着上工以后,家里多了劳力,少了开支,不仅地里有人帮忙,家里零零碎碎的活也都有人干。
他们直不起来的腰,总算有时间捶一锤。
可还是不行啊。
婆婆经常闹着自己是拖累要寻死,后来人糊涂了,才不闹了。
老二就这么也不上学了。
老三七岁到了年龄,也没去上学。
春梅的孩子她宠着疼着,如珠如宝,上学都要有人陪着。
她的孩子也是孩子,却每天埋在地里,山里,猪圈里,是她亏了孩子们啊!
“那咱们是不是不再饿肚子了?”
青秀不知道她娘想了这么多,听到有地种,家里就能多收粮食,娘为什么不高兴?
她并没有把种地和刚才让他们上学的事情联系在一块。
“爹,娘,我不上了。我都十六了,是个壮劳力。”比郑耀武看起来更瘦弱的少年挤出一抹笑容,“我学习也不好,我去了也是浪费钱。”
“我也不去,让妹妹去,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