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把马留下

按照以往的交手经验,荻洲立兵完全没把挡在眼前的一大一小两座高地放在眼里,只需要用火炮轰上几轮,然后出动步兵在战车的掩护下发起一次冲锋就可以攻占下来。

“支那军队的主力此刻应该正在前方高地的背面抢渡漫水河撤退,一天之内,给我夺下那两座高地,然后我们就可以居高临下对半渡的敌兵进行屠戮了!”

第十三师团的直属炮兵联队随即就开始选址构筑炮兵阵地。

作为倭军四联队制的甲种师团,第十三师团辖有一个炮兵联队,其中一个装备十二门105毫米口径三八式野炮的大队,以及三个装备十二门75毫米口径九四式野炮的大队。

这样的火炮配置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军队中任何一个师都望尘莫及的,就算是36、87、88师这样的德械标准师也是完全比不了(每个师只有六门75毫米口径野炮),就更别提情报中提及是由游击队改编而来的独立师了。

大高地顶峰的观察哨位上,刘焕放下望远镜严肃下令道:“倭寇的炮兵开始展开了,除了观察哨,其余人全体撤入反斜面工事避炮”。

反斜面工事是赵骥在战前专门跟刘焕强调过的关键要点,赵骥不知道反斜面工事在这个时代有没有已经发明出来,但他清楚地知道后来的志愿军使用这套战术扛住了范弗利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

所谓反斜面阵地,简单来说就是在高地背面挖掘避炮洞,这样不仅直射火力无法威胁到我方战士,就算曲射火力也威胁不大,除非炮弹刚好精准打到洞口,而且要是洞挖得足够深的话,对方就算打到洞口也没用。

PS:实战中的具体构筑方式五花八门,本文中只是简单说一说。

连范弗利特弹药量都不怕,区区一个倭军炮兵联队算得了什么。

反斜面工事不利于攻势作战,仅能用于防御作战,而且山体后方必须要有友军保护,否则敌方一旦围山断绝交通,守军就会因为缺水而难以坚持。

好在大小高地的后方就是漫水河,不用担心倭寇围山。

由于时间不够,独立师无法构筑像上甘岭那般贯通山体前后、交通四通八达的完美反斜面阵地,但在高地背面挖掘出可容步兵避炮的坑洞还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