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皇帝的心思(三)

待君琢玉 宇海裔 2676 字 10天前

“因为就在朕满怀期待之时,时任内阁首辅的杨廷和却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这位老谋深算的杨廷和在面呈于朕时,竟然毫不留情地丢下这么一句话‘此人究竟算是个什么玩意儿?国家大事岂容他在此信口胡言乱语!’话音未落,只见他衣袖一挥,转身扬长而去,全然不顾及朕身为一国之君的威严,丝毫未曾将朕这个皇帝放在眼中。”

“朕这回可是真真正正地动怒了!盛怒之下,朕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旨意至内阁,责令他们即刻撰写文书,册封朕的双亲为皇帝与皇后。然而,朕终究还是将此事想得过于轻巧了。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即便贵为天子,亦有无法顺遂心意之事,而这一切只因杨廷和一人反对。”

“不得不说,内阁的行事效率堪称极高,其反应之迅速令人咋舌,处理事务更是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未曾想到,那杨廷和竟如此大胆,甚至连一封正式的回函都不屑于给予朕,便直接将朕亲手所书的那封手谕封存起来,并原封不动地退还予朕。”

小主,

“哼,但他休要妄想仅凭此举便能迫使朕就此妥协退让!朕绝不会甘心做一个这般憋屈窝囊的皇帝!朕已然下定决心,定要与他杨廷和抗争到底。如今想来,宫中支持朕之人着实过少,力量薄弱。于是乎,朕当机立断,立刻下达圣旨,宣召在安陆的母亲速速入京。事后回想,朕深知此决策乃是明智之举啊!”

“原本母亲心中怀揣着进京成为太后的美好愿景,一路上满怀着期待与憧憬。然而,命运却给了她一记沉重的打击。当她们一行人艰难地行至通州时,一则惊人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竟是杨廷和从中作梗,导致这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母亲得知这个噩耗后,心如死灰,原本炽热的心瞬间坠入冰窖。她深知,如今别说是太后之位遥不可及,就连自己心爱的儿子恐怕也要失去了。于是,母亲毫不犹豫地下令停下车架,坚决不再向前迈进半步。同时,她迅速派遣使者前往京城,言辞坚定地传达出自己的立场:在名分尚未确定之前,绝不会踏入京城一步。”

“而远在宫中的朕,听闻母亲即将抵达的喜讯,内心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朕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母亲,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与关怀。趁着这股热情未消,朕果断采取行动,同样派出亲信之人前去告知杨廷和,如果他再不赐予我的父母应有的名分,那么母亲将不再前来京城,而朕也宁愿舍弃皇位,回到安陆去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土财主,再也不想当这看似尊贵实则处处受限的皇帝!”

“话说那张璁此人向来机敏过人,此番竟也瞅准时机,奋笔疾书,再度撰写了一篇有关礼仪的雄文。其目的昭然若揭,便是要逼迫那权倾朝野的杨廷和作出让步,给予名分。一时间,这局势变得愈发紧张起来,三方势力遥遥相应,彼此角力,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不死不休之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方竭尽所能,终究未能如愿以偿地取得这场争斗的胜利。只因我们所面对的敌手乃是杨廷和,此人心机深沉,手段高明,实非等闲之辈。就在众人都以为这场纷争将会愈演愈烈之时,杨廷和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行动。”

“他匆匆入宫,待见到朕之后,他面色凝重地告知朕,内阁已然做出决议,决定将朕的生父尊称为兴献帝,生母则封为兴献后。如此一来,倒也算是对朕有了个交代。”

“朕闻听此言,心中虽略有不满,但念及大局,也只得暂且接受这个结果。可谁知,朕的母亲却并非那般容易被打发之人。在她眼中,杨廷和此举无疑是在敷衍了事,根本未将朕与皇家的尊严放在心上。于是乎,母亲坚决主张在封号之中必须加上一个‘皇’字,方可彰显尊贵。”

“这本不过是一场关于名号的文字游戏罢了,可杨廷和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他以一种看似极其简单直接,实则异常有效且强硬的方式,向朕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不满之情。”

“话说,如果非要加上那个字也是未尝不可的,可如此一来,杨廷和便放出狠话,声称要辞官归乡、撂挑子不干啦!这一招棋着实厉害,直打得朕有些手足无措。毕竟朕刚刚即位没几日啊,内阁首辅竟然这般决绝,倘若他真走了,朝廷内外诸多事务又有何人能够妥善应对呢?思来想去,朕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退让。没办法呀,朕只能暂且放下自己原本坚持的想法,权且先向这位杨廷和大人屈服。不过嘛,嘿嘿,这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罢了,朕可不是那种轻易言败之人!”

“次年,又是这个张璁,与那桂萼联手率先挑起事端。他俩一同给朕上书,言之凿凿地指出当下所用的称谓实非恰当之举,应当重新议定礼仪规范。当这份奏疏呈到朕面前时,朕自是心花怒放,喜不自禁呐!朕当即传召杨廷和前来问话,想听听他对此事究竟持何看法。其实,为了能搞定杨廷和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朕早已暗中筹谋多时,做好了充足的应对之策。但万万没想到哇,此次杨廷和的反应大大超出了朕的预料之外。他既未明确表示反对,亦不曾点头称是,仅仅只是微微轻叹一口气,缓缓言道:‘微臣已然年老力衰,恳请陛下恩准臣告老还乡、荣归故里吧。’闻听此言,朕不禁大吃一惊,但稍作沉吟后,朕还是应允了他所请之事。”

“朕原本觉得这件事应该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未曾想,转眼已至第三年。就在此时,在内阁大臣们的暗中指使之下,礼部尚书汪俊竟然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上书进谏。然而,此人显然深谙团结就是力量之理,绝非单枪匹马地冲锋陷阵。这位心知肚明,众人拾柴火焰高,故而成功煽动了多达七十三位大臣与他并肩作战,共同上书。那奏折之中,可谓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各种事例信手拈来,直抒胸臆,大发感慨之情。不仅如此,其落款更是张狂至极,公然宣称道:‘八十余份奏疏以及两百五十多位大臣,都与微臣持相同之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