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迁陵之议

待君琢玉 宇海裔 3094 字 10天前

吕芳点了点头,接着压低声音说道:“嗯,那我也就不瞒着您啦。今日万岁爷忽然召见了我,再次提起了显陵北迁那件事儿。而且万岁爷还交代我,让我在明天的朝会上安排两个人提出这个建议,目的就是想先探一探诸位朝臣们对此事的看法和反应。您身为内阁首辅,这件事情您可得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啊。要是到时候朝会上因为这事掀起了什么大的波澜,恐怕还得靠您出来主持局面、稳定住大局才行呐!”

夏言闻听此言之后,两道浓眉紧紧地拧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纹。

他沉默不语,低头沉思着,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到了这件事情当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抬起头来,开口说道:“关于迁陵这件事,实在是关系重大啊!朝廷上下针对此事已经不知道争论过多少次了。每回陛下提起这事的时候,肯定都是有着一定的目的想要达成。依我之见,此次恐怕陛下心中已然有所盘算,但又不方便直接挑明讲出来。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呢,自然应当努力去揣摩圣上的心思,凡事小心谨慎些才行。只不过……”

说到这里,夏言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吕芳,接着问道:“这提议迁陵之人选问题,不知内相心里可曾有个定论?”

吕芳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否定。他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回答道:“万岁爷并没有明确指示具体该由谁来担当此重任,只是交代说不能让过多的人知晓此事,一切都需要靠我们自己仔细斟酌拿主意。阁老啊,依我来看,不如就让那位大学士张璁来充当这个提议之人吧,您觉得怎么样呢?”

夏言听闻此言之后,并未立即回应,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只见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幽潭一般,让人难以窥视其中真意。

过了一会,他缓声说道:“那张璁固然有些才学不假,但其为人着实狡黠多变、心机深沉。而且他做事向来直来直去,毫不顾忌他人感受。如此之人,恐怕并非此次任务的最佳人选啊!倘若由他出面提议此事,定然会引发一场激烈无比的争执与辩驳。这般局面一旦形成,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局势的稳定发展,于大局而言实非善事。不过呢,让他在旁协助支持倒也是个可行之举。”

听到夏言这番言辞恳切的分析,吕芳顿时面露惭愧之色,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确实有所疏漏。

他连忙躬身行礼道:“阁老高瞻远瞩,所言甚是。都是杂家考虑不够周全,还望阁老恕罪。”

紧接着,吕芳又陷入沉思之中,细细琢磨着究竟该选派哪位合适的人物担此重任。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再次向夏言请教道:“那么依照阁老您的看法,究竟有谁更适合承担这一使命呢?”

夏言微微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说道:“礼部侍郎严嵩这个人啊,不可小觑!他头脑灵活、机智非凡,对他人的言语和神色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不仅如此,他说起话来也是八面玲珑,圆滑得很呢!依我看呐,这样的人或许能够担得起这个重任。因为他既能够准确地领悟圣上的旨意,又懂得用一种相对温和委婉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呀,说不定可以有效地避免朝廷内部发生过于激烈的正面冲突哟!”

听到“严嵩”这个名字,吕芳先是低声念叨了几遍,仿佛要把这个名字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似的。

过了一小会儿,他才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回应道:“原来阁老说的是他呀!经您这么一提点,我倒也觉得此人确实具备这样的能力。唉,怪只怪之前一直没有留意到他。既然阁老都认为可行,那就按照您的意思办吧!我会尽快去安排一下,让严嵩在明天的朝会上主动提出迁陵这件事儿。”

见吕芳如此爽快地应承下来,夏言不禁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抚摸着自己下巴上那几缕稀疏的胡须,脸上露出一副相当满意的神情。

接着,他又语重心长地补充道:“不过嘛,虽说这事儿最初是由咱们选定的一两个人提出来的,但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满朝文武各种各样的反应和意见,可就需要你我二人以及其他诸位大臣们齐心协力、好好琢磨一番啦!毕竟,只有大家共同商议出周全妥当的对策,才能保证整个局势始终处于稳定可控的状态之下哦!”

“阁老尽可放宽心,杂家必定会时刻紧盯朝中局势变化,不敢有丝毫懈怠,以便我们能同心协力,从容应对各种状况。”吕芳面色凝重,言辞恳切地作出郑重承诺。

随后,两人就相关事宜展开了更为深入细致的商讨。

他们时而交头接耳,低声细语;时而陷入沉思,沉默不语。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窗外的天色也逐渐黯淡下来,夜幕悄然降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时,夏言方才缓缓站起身来,拱手作揖道:“内相,时辰不早了,下官就此先行告退。”

吕芳连忙起身相送,一直将夏言送到了司礼监的大门口。

他站在门前,望着夏言远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起来:此次关于迁陵之事的争议,恐怕又将会引发一场朝堂之上的风起云涌啊!

……

次日黎明时分,晨曦微露,朝会按照既定日程如期举行。

此时,嘉靖皇帝尚未抵达奉天殿,但众多大臣们早已齐聚一堂。

众人三五成群,窃窃私语,纷纷猜测着今日朝会上究竟会讨论哪些重要事务。

然而,在这群人当中,唯有夏言、吕芳以及严嵩等几位深知内情之人显得格外淡定自若。

他们或紧闭双目,养精蓄锐;或微微垂首,若有所思,摆出一副深不可测的模样,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想法。

这时大殿内的小太监扯着嗓子高声喊道:“陛下临朝,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开来,仿佛一道惊雷划过寂静的夜空,让原本嘈杂喧闹的场面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此时,嘉靖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缓缓地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