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8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622 字 3天前

轮回六趣中 备受诸苦毒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长

薄德少福人 众苦所逼迫

入邪见稠林 若有若无等

依止此诸见 具足六十二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我慢自矜高 谄曲心不实

于千万亿劫 不闻佛名字

亦不闻正法 如是人难度

这个地方,佛陀就以一个晚年的佛陀,回忆他当初刚成道时的佛陀在说法之前遇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佛陀就为舍利弗讲清楚当时是什么环境。我们看看佛陀刚出道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个什么环境。

“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我知道很多的弟子都是从外道转过来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很多很多,缺乏这种大乘的善根,只有外道跟小乘的善根。这种善根的人,对五欲的果报是很执着的,“坚着于五欲,痴爱故生恼。”一方面贪爱,一方面执着。这个“痴”就是,他这个贪还不是一般的贪,是很坚固的,所以他产生了恼。贪爱心的结果就是“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得到的时候就是怖畏,怖畏失去;失去的时候就忧恼,所以他这个心很粗重。“以诸欲因缘”,对这种贪爱的因缘,他很容易堕三恶道,在轮回六道中备受种种老病死的痛苦。就是说,因为他对三界果报的贪爱,要么造罪,要么修善。如果他有造罪的因缘就堕三恶道;如果他修善,修善没有到三恶道,轮回三善道,但也是“备受诸苦毒”。

所以,这说明了众生浊。众生在当时的环境对果报的贪爱,产生很严重的颠倒。

我们看命浊,就是寿命的障碍。“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那么他受胎的时候,五浊恶世是一种胞胎,它可不是极乐世界的莲花化生。这种胞胎是慢慢地由小变大,而且“世世常增长”,这种辗转相续无有穷尽,一生一世都是这样。所以,“薄德少福人”,这种没有福德,没有善根的人,“众苦所逼迫”。就是这个寿命短暂,他没办法长时间地修学。所以佛陀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给他一个安定的法,因为时间紧迫了。这个命浊,寿命短暂。

再看当时的邪见。那佛在世的时候,邪见很厉害,九十六种外道。众生在佛陀没有出世之前,“入邪见稠林”,就像一个人走入稠林走不出来,或者执着有——常见,或者执着空——断灭见。“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九十六种外道等于是六十二种邪见,要么着空,要么着有。也就是说,他不但是寿命短暂,他心中还有坚固的邪见。

再看他的烦恼。“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对于五蕴生起的假相,他过去生享受过这种五欲的快乐,就把它抓在心中不愿意弃舍。或者“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懈怠的人是贪爱,有德的人是高慢,就是心中不正直,就这两种的烦恼:要么贪爱,要么高慢。

我们再看看劫浊,劫浊等于总结了。“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所以,烦恼邪见的结果,就很难在三宝中栽培善根,“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这段经文等于是佛陀回顾他老人家一生的弘法。我们平心而论,其实佛陀在其他诸佛当中,他方便法的比例是蛮高的,尤其是声闻法讲得很多,怎么样厌恶生死、怎么样调伏烦恼、怎么样拜忏。你看阿弥陀佛他这一生说的法。阿弥陀佛他不讲人天乘,他也不讲二乘,他不告诉你怎么了生死,他只是告诉你怎么成就功德。那释迦牟尼佛相对他这一期的教化,他破障的法门讲得特别多。佛陀必须要交代:不是他愿意这样做,而是环境使然。你叫其他佛来也是这样做。就是面对五浊恶世,大家寿命很短,他已经没有太长时间去教化。佛陀必须在一种急迫的情况之下,“安隐众生故”,所以小乘法讲得特别多。

我们从现实环境来看。诸位!你现在平心而论,看看佛教界。你看你要是说拜忏,哦,很多人;说要加持,那更多人;你要是说来听经修止观,可能就不多了。为什么?众生是这样,离开痛苦比追求功德更急迫。要我看,如果佛陀生长在这个时代,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时候出生,我看他的法还得往下降,那就不是声闻法为主,我看是人天乘为主了。就是说,为实施权,要降到什么水平,佛陀说你不要怪我,那是众生的共业,我的目的是要让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佛陀也只能看因缘办事。

就是说,今天,舍利弗尊者!你不要怪我讲声闻法来摄受你,因为我的环境就是这样子。佛陀的弟子很多都是外道过来的。你看舍利弗尊者,大外道,他领了五百人修外道。目犍连尊者也是大外道,也领五百人。佛陀的弟子有很多的比例都是外道。外道的法执很重的,你跟他讲真如本性他没办法接受。你要执着法执,我就丢一个法,先随顺你。你要执着法,我就丢一个涅盘法让你执着。就是说,当时的环境,先说小乘法是佛陀不得已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丑三、为五浊故说小

是故舍利弗 我为设方便

说诸尽苦道 示之以涅盘

这地方是做总结了。所以,在这种五浊恶世出世的佛陀,也只能够把真实语先隐藏起来,施设方便,方便说。说什么呢?说如何消灭痛苦的方法,而指示一条涅盘的道路。当然,在末法时代,除了小乘的涅盘,我觉得净土法门也很重要。这个环境越来越糟糕,你不能留在这里了,要赶紧先走,你换一个环境。

这个五浊恶世魔强法弱,不像正法时代。我们看正法、像法时代的法,那个时候祖师的流通,他们相对来说还比较好一点,就是慢慢地积功累德,修大乘法还多。越到末法时代,离开五浊恶世就变成急迫了,就是先离开再说了。不管是涅盘也好,净土法门也好,变成是很多人主修的一个方便了,因为环境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

丑四、为大故施小

我虽说涅盘 是亦非真灭

诸法从本来 常自寂灭相

佛子行道已 来世得作佛

前面佛陀是说明他为什么施设小乘法,这以下就鼓励声闻人说:你们也不要挫折;我虽然是讲涅盘法,讲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但是其实你们也没有真实地灭度。为什么呢?因为从一念心性的角度,“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法本来就无生。本来就没有生死,哪有什么了生死呢?那就是一念心。“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就是迷悟的问题。迷惑,一念心性就出现生死的假相;你觉悟了,一念心性就出现涅盘的假相。

所以,“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就是说,其实你们所修的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虽然你们不知道,但是佛陀有不可思议的方便,在权法里面有一念心性、真如的熏习,它也是成就一个成佛的资粮。你们只要改变心态,把你们自己那种法执丢掉,继续往前走,你们前面也没有白费的,是可以对接过来的,不是前面修的都错了。因为什么呢?从“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的角度,你修的法门都是成佛之道,就是会权入实了。

子五、颂不虚

我有方便力 开示三乘法

一切诸世尊 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 皆应除疑惑

诸佛语无异 唯一无二乘

佛陀等于是前面跟声闻人交代,他当初是怎么样地为实施权,在什么环境之下说的涅盘;最后开权显实,做一个总结。

说,我有种种的方便力,来开示三乘的法门。“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不是我这样子。其实每一尊佛说的法,究竟都是成佛之道;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佛陀开出了声闻、缘觉、菩萨的差别。“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就是你们不要有疑惑了,不要以为说你们走错了。你们看到华严的菩萨功德这么深,你们迟早会得到的;而且你们前面走的路也没有错,它也在你的真如当中开显某一方面的真如本性,只要你们改变观念。

“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今天我释迦牟尼佛这样讲,来生的佛也是会这样讲的,因为只有一佛乘,没有大小乘的差别,这个只是一个过渡,“究竟归一乘”。就是,三世诸佛的通则,都是先为实施权,最后开权显实。即便前面的权法,佛陀没有说会归一念心性,但是你们都没有走错,心性的熏习都存在,你们只要接上就可以了。

到此,释迦牟尼佛把他今生所说的法做了交代。这以下,佛陀为了印证三乘跟一佛乘是同一条道路,他引过去佛。他说你想想看,过去佛也是这样子做的。

癸二、颂过去佛分二

子一、略颂开显

过去无数劫 无量灭度佛

百千万亿种 其数不可量

如是诸世尊 种种缘譬喻

无数方便力 演说诸法相

是诸世尊等 皆说一乘法

化无量众生 令入于佛道

佛陀以他的智慧眼、以他的宿命通,来看过去的无量劫当中,也有无量诸佛出世乃至于灭度。这当中,这些无数佛,也是用种种的教法来教化众生。“如是诸世尊”是怎么教化呢?用种种的因缘、譬喻乃至于无数的方便力,来演说种种的差别相。这些佛陀一开始也没有马上就说一念心性本来具足、你们就应该把自性功德开显,他也没有这样做。过去的佛也是讲三乘法门、五乘法门,从因缘上去修因证果,也是有所得;到了最后才会归到一念心性,化导一切众生,“令入于佛道”。就是,佛陀的说法都是先开方便门,最后再示真实相。不但我如此,过去佛也如此。

子二、广颂开显分二

丑一、总明方便助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