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921 字 3天前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方等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托病弘道,示现生病。佛陀叫文殊菩萨,你带这些阿罗汉们去跟维摩诘居士慰问,他老人家对我们是蛮护持的。所以文殊菩萨领着菩萨跟声闻人去跟维摩诘居士问候。维摩诘居士就把自己的房子清空,清空以后就向十方佛国世界借那个高广的法座,说是八万四千由旬的法座。文殊菩萨浩浩荡荡带着声闻菩萨来慰问的时候,维摩诘居士作为主人,请诸位升座。当然菩萨的功德不可思议,一下子就升座了,阿罗汉升不上去。维摩诘居士说,那你升不上去,你忆念佛陀吧,忆念释迦牟尼佛,仰仗佛力,忆念佛你就升上去了。当然这个对阿罗汉打击是很大的。第二个,升座以后,文殊菩萨跟维摩诘这两个就大谈不二法门,大乘的生死涅盘不二、空有不二、染净不二,讲不二法门。那当然,有很多天人是有善根的,一听欢喜,就天女散花。这个花掉到菩萨的身上,然脱落,因为菩萨没有法执,证得二空。阿罗汉有法执,所以这个花就沾在阿罗汉的身上。阿罗汉就到处拨这个花,弄得很被动。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到,阿罗汉圣人,他从《阿含经》的建立自信,到方等时变成一种“自悲败种”。其实阿罗汉在方等时某种程度感到一种自悲跟疑惑。他怀疑:为什么我证的涅盘跟菩萨的涅盘就这么多的不同?就是“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他不但是在方等时受到菩萨功德的对比而产生刺激,更重要的是,他在般若会上看到菩萨们都蒙佛授记而成就佛道。在般若会上,佛陀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声闻人授记。所以他看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的智慧跟功德。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阿罗汉,他其实这样想:三乘共坐解脱床,我阿罗汉证到的是涅盘,是佛陀教我的;你文殊菩萨也证得涅盘,也是佛陀教的;但这两个涅盘怎么就差这么多呢?我们阿罗汉的涅盘叫做“涅盘寂静”,菩萨的涅盘叫做“万德庄严”!为什么我们的涅盘只能够自受用,只能够一片的寂静,而菩萨的涅盘能够月印千江,百界作佛,度化无量的众生?那当然他心里面是有疑惑的,同样的涅盘,都离开了三界,为什么我的涅盘就这么的微小,菩萨的涅盘就这么的殊胜?其实他内心中是有疑惑。下面会说明这个疑惑是怎么回事。

辛三、昔日之疑

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

好,我们做一个说明。这个地方讲出阿罗汉圣者当时的疑惑。说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这个应该是在舍利弗尊者成就阿罗汉果、遇到了方等时以后了。他经常在人烟稀少的山林树下,做什么事呢?或者打坐,或者经行。他在寂静中就思惟一件事说:“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说,我们同样地跟佛陀学习,只是因为根机的不同,我修四谛法,他修六度法门,我们的目标都是了生死。但重点是,我证得了我空的真如,菩萨也证得了我空真如,我们是同样以我空的真如而了生死的,从所证的真理来说,都是照见五蕴皆空,没有差别。那么为什么我的我空真如是一种小乘的涅盘,是一个自受用的涅盘,只有得到一种涅盘寂静乐,然后什么都没有,里面空空荡荡的只有寂静。虽然没有烦恼,没有生死,但是也没功德。

这个言下之意,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声闻人在方等时对佛陀生起疑惑,怀疑佛陀的心有所偏私。就是佛陀对菩萨比较好,佛陀把大的涅盘给菩萨,佛陀把小的涅盘给我们。在方等会上声闻人是生起了疑惑,是这么一个情况。因为实际上他也在方等会上,他也跟菩萨接触,他也感受到菩萨的境界的确比他们高,所以他心中是有疑惑的。

再看下一段。那么前面这一段是讲到方等生疑,这以下讲般若生悔。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你不服气,好,我把菩萨的因地给你们看。就是说,你的因地只修四念处,菩萨的因地是以无所得心广修六度法门。所以,当般若会上佛陀展现菩萨的因地的时候,声闻人从怀疑变成后悔,开始自我反省,“是我等咎”。怀疑的对象是针对佛陀,后悔的对象是针对自己。因为到了般若会上,他看到菩萨的因地,真的是,那比我们殊胜太多了!到了般若会上,阿罗汉开始自我反省了。他说其实不是佛陀偏私了,是我们自己的修学有瑕疵。

“非世尊也!所以者何?”因为“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就是如果我们今天稍作等待,不要急着去证入小乘的涅盘,等待佛陀说出成佛的正因。什么叫“成佛正因”呢?就是发菩提心,广修六度的一个正因。然后我们去修这个大乘的正因,我们当然就得到大乘的涅盘。但是可惜的是,当初接触小乘的四谛法的时候,我们不了解这是佛陀的方便跟随宜。方便是约着法来说的,佛陀开出不同的大小乘的法门,叫做方便;随宜是约人,佛陀把什么法给什么人,叫做随宜,约人叫随宜。我们不知道这三乘是佛陀的方便随宜的说法,一听到《阿含经》的四圣谛以后,就马上修学四谛法而思惟取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阿罗汉们从方等的疑惑变成了般若的后悔。他的后悔是这样说的,就是说,佛法讲因缘果报,这因缘果报的道理不是只有世间的有漏的因果,包括出世间也是因缘果报,这通于世间法跟出世间,都是因缘果报。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是这样来的:三乘的因地不一样,菩萨的因地是发菩提心、修六度,我的因地是发出离心、修四谛,所以这三乘的道就各走各的。而我已经怎么样呢?我已经错失了菩萨的因地!

也就是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阿罗汉为什么甚自后悔跟感伤?觉得说我永远没有机会成佛了,因为我的因地已经是这样子走过来的,因为我错失最好时机了!我当初要是稍微等待一下,不要这么匆忙,好好地把整个方等、般若都听完了再来修学,我怎么《阿含经》一听到四圣谛就马上证入呢?他以为说这件事情是不可挽救了,没办法救了。你错失了因地,你后面就没机会了。就是你这个人一辈子就这样子了,就阿罗汉。他不知道法华会上还可以对接。

就是说,佛教讲因果是没有错了,因果那是十法界的因果,那是直的。但是你别忘了,佛法讲因果,它还讲心性。这个十法界有竖的十法界,还有一个互相融通的一念心性,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吧?你要没有横向的,那净土宗就没办法成立了。你要讲因果,那净土宗谁可以往生呢?谁可以带业往生呢?诸位你想想看,凭什么我们一个业障凡夫可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凭什么?你要用因果来说,是说不过去的。因为阿弥陀佛虽然万德庄严,是我内心中的佛;我们凡夫虽然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所以感应道交不是建立在因缘果报,是建立在一念心性。

所以阿罗汉没有听《法华经》之前,他的思考只有因缘果报。我们之前讲〈方便品〉讲到这个观心,观心不是有十种观法吗?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因、缘、果、报,对不对?最后一个最重要,“如是本末究竟等”,这个最重要。前面讲到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是提出了差别相;到了本末究竟等,就是会归到一念心性,一切法如。所以,阿罗汉现在的思惟是充满了感伤,这个感伤是因为他自己。

其实阿罗汉的感伤是这样来的:阿罗汉在修四谛的时候(我们看这个四谛法),阿罗汉在操作的时候,古德解释,阿罗汉对苦谛过度地强调。其实菩萨也修四谛,菩萨在了生死他也修四谛。但是你不能把苦谛操作过当。这个知苦、断集、慕灭、修道,阿罗汉的整个四谛法门,过度地操作苦谛的思惟。所以,他那个出离心太强,他把生命给断灭了。所以你修行,比方说我们今天净土宗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是对的;但是厌离娑婆的时候你不能操作过当,否则你到时候就很难回入娑婆了,就是这个问题。

《法华经》的意思就是说,你做什么事情,请你把眼光放远一点看,你不要只是想到短线。要离开三界,你想想看,你这个操作方法,等到你离开三界,直到你往生以后,你未来成佛怎么走,所以《法华经》有这个好处。就是说,你要检查你现在的路对你以后的成佛之道有没有不好的影响。你说我以后再说,你以后就很难说了。你就是阿罗汉这样,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他是运气好,遇到佛陀,用《法华经》把他救出来;你要没遇到《法华经》,那你就觉得这个感伤就一失永失了,那谁也救不了你了,永远就卡在这个涅盘寂静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声闻人从《阿含经》的建立信心,到方等时的受到刺激,到般若时的甚自后悔。讲到这里,他认为说,完了,我这辈子就这样子了,就是阿罗汉了。

辛四、疑悔断尽

我们再往下看。到了法华会上,阿罗汉得到了救拔,疑悔断尽。看经文。

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

我们知道,前面的舍利弗尊者,在《法华经》前,证得阿罗汉以后、还没有入涅盘之前,他内心是充满了感伤。这个感伤就是说,“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这个感伤还不是一天两天,是证得阿罗汉、经过方等般若以后,可以说不管是白天,不管是晚上,只要没事,我想到这件事情就感到诃责,感到悔恨。我当初怎么就没有选择去修大乘的因地,我怎么就修小乘法?他其实是充满着悔恨。

一直到法华会上,“而今”,这个“今”就是从佛陀讲〈方便品〉以后,“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佛陀说,放心!你们没有一个人走错路,所有的都可以弥补。你只要多做一件事情:内观真如,把成佛的共同的因找到。你只要把真如找到,会归真如的时候,你就能够断除疑悔,就可以重新回到一佛乘来。所以,“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他知道,原来自己什么都没有失掉,只要改变心态。所以他的心从忧悔而变成安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先说一下舍利弗尊者的过去(其实后面会说到)。舍利弗尊者在声闻当中他还是蛮特别的。因为他过去生有大乘善根,他以前曾经跟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的时候学过《法华经》,而且修过六十小劫的菩萨道。后来因为婆罗门跟他要眼睛的因缘刺激,他退大取小了。所以他的大乘善根是比较深厚的。我们看〈信解品〉,四大弟子,善根各有不同。尤其是迦叶尊者,他自己讲他自己的学习过程,他经历了方等、般若,看到菩萨的大乘功德,能够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他自己说,他心中不生任何好乐。所以这个善根有不同。

所以诸位,比方说你读《阿弥陀经》,读《无量寿经》,这怎么样检视你的大乘善根呢?你看到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依报——宫殿、楼阁、莲花,依报庄严;正报庄严——身相、神通、寿命,你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的大乘善根有一点问题了。如果你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