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大通智胜佛在成佛之前,他“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就是他经过安住道场以后,已经成就了无间道的破妄,就禅定成就,但是解脱道的智慧没有现前。一般的佛,破妄以后没有多久就要进入证真了,但是大通智胜佛破妄跟证真之间拖了十劫。
十劫当中就招感了诸天还有八部鬼神来供养。或者是虚空中下天花,或者是击天鼓,或者作种种的天上的音乐,或者空中飘出香花等等,来供养这个即将成佛的大通智胜佛。
我们知道,成就佛,那是一个广大的菩提愿。看大通智胜佛这种净土,他这个愿应该是非常的殊胜。而且他这个愿要满足,应该花了很多的时间广修福德。所以他成佛之前,就受了十劫的诸天跟八部鬼神的供养。看这个福德力,是因地修了很多的福德。
我们看第二段的“正明成道”。
过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 心皆怀踊跃
成道之前在菩提树下坐了十劫。十劫以后,无漏的智慧终于现前,破妄以后显真了。这个时候,诸天跟世人“心皆怀踊跃”,因为有佛陀出世,就说明有佛法要出世,世间上从黑暗当中终于出现光明,这使大家感到欢喜。
第三段,请转法轮。
彼佛十六子 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 俱行至佛所
头面礼佛足 而请转法轮
圣师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大通智胜佛成佛以后,第一拨来到佛陀面前请法的是谁?是俗家的,他的十六个儿子,还有他们各种的眷属。那么有多少呢?有“千万亿围绕”,来到大通智胜佛的面前。那么来到佛陀面前以后,当然是顶礼、赞叹、供养,最终请转法轮。
那么这个地方转的是什么法轮呢?请的是《华严经》。“圣师子法雨,充我及一切”,讲到佛陀真实的智慧。《华严经》,佛陀是摄受根熟菩萨,他没有施设方便,直接讲真实道。这个是十六王子的请法。
子二、颂十方梵王请法
我们看第二段,大梵天王的请法。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于一切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花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我们一般见佛之前,都是要先身口意的三业的皈依,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跟意业的供养。所以他们就说,作为世尊的出世是甚难值,因为要经过久远的时间才能够出现。比方说前面有一百三十劫,有一百八十劫,有无量劫。佛陀以大悲心为了觉悟众生,而出世于世间。
佛陀出现于世间,绝对不是平凡的出世,一定有瑞相。因为作为一个应身佛,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所以一般来说都是有大地六种震动、空中放大光明这种瑞相,这都是福德智慧的招感。
小主,
这种瑞相,就使令东方诸世界的这些梵王的宫殿的光曜特别的殊胜。所以诸大梵天王见到这种光明相以后,就来到佛所,供养香花,并把自己居住的宫殿供养佛陀,就广修供养。
我们看第二段,请转法轮。
请佛转法轮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花奉宫殿 请佛转法轮
世尊甚难值 愿以大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法轮
大梵天王供养以后,就请转法轮,请转的是权法,包括阿含、方等、般若,而且以偈颂来赞叹佛陀。佛陀这个时候知道时间没有到,所以默然接受启请。这个时候除了东方以外,其他的三方还有四维,总共是十方世界的大梵天王,亦复如是,都是先礼拜,然后供养,最后赞叹,最后请转法轮。
我们看这个大梵天王是怎么赞叹呢?他有一句话来做一个总结:“世尊甚难值,愿以大慈悲,广开甘露门,转无上法轮。”佛陀的出世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我们说过,一尊佛要成佛,第一个一定要先成就法身佛,清净心;由清净心发起菩提愿,然后经过无量劫的时间修六度,把这个愿给填满。所以这个世间上有一尊佛要出世,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惟愿佛陀以大慈悲,“广开甘露门,转无上法轮”。
所以我们看前面的请法,是“圣师子法雨”,强调了佛陀的智慧。“师子”当然是讲佛陀无所畏惧的智慧,转《华严经》靠的是智慧。但是大梵天王请的是权法,权法就是强调慈悲了,慈悲开甘露法门。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子。在诸天当中跟佛陀互动最频繁的有两个代表:一个是释提桓因,一个是大梵天王。
释提桓因更多的是在护法。佛陀成佛之前会现出一点征兆,释提桓因就带八部鬼神在旁边维护,有可能供养。成道以后大梵天王就出现了。大梵天王是三界之主。你说,欸,大梵天王只有初禅,这不是还有二禅、三禅、四禅吗?二禅以后就不管世间的事情了,二禅以后禅定转深了。初禅刚好在欲界之上,但是它又没有像二禅、三禅、四禅禅定那么深,所以一般来说,佛陀出世以后大梵天会第一个知道,他马上知道。
那么大梵天一下来就是请转法轮,释提桓因就是在成佛之前做种种护法跟供养的工作。所以基本上在佛陀出世的时候,这两个诸天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佛陀成道以后,再开始在人道转法轮,成就三宝乃至于后续的正法的流传。
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讲到整个《法华经》的法缘之间的根本缘由,就是因为有大通智胜佛的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