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子殿下决定亲自参与往来贸易交流会这一消息传出之后,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在百姓之中引发了轩然大波,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反响和强烈号召。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遵循着“士农工商”这样一种等级分明的职业划分体系,其中商人被视为官宦世家眼中最为低贱卑微的行当之一。

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无良商家常常囤积货物、垄断市场资源,通过操纵物价来获取暴利,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其次,商户们往往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是依靠买卖交易赚取利润,如果放任商户地位不断抬高,恐造成无人务农;

再者,由于商户需要四处奔波经商,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与各地的流民、强悍之民以及盗匪等各类人群有所接触和交往,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朝廷很难确切掌握每一个商户具体真实的经营状况,自然也就难以合理准确地确定征税标准并加以实施,结果便是偷税漏税现象层出不穷且屡禁不止。

相比之下,农户所拥有的田地都有着详尽完备的记录档案,相关税收也能够根据土地面积及产出情况相对容易地进行核算统计,管理起来也要简便许多。

正因为这些缘故,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早已深深扎根于百姓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认知。

然而,尽管重农抑商政策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天下地域辽阔广袤,人口众多,即便在太平盛世时期,仍然不时会出现一些地区民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处境。

倘若一味采取强硬手段去遏制商户的发展壮大,那么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恐怕将会极为深远广泛,甚至可能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繁荣昌盛。

无论是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军队征战沙场,还是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朝廷日常开销,无一能够脱离税收这个重要的环节。

特别是在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的艰难局势下,国库往往会因为长期的战争消耗而变得空空如也。

此时,如果贸然加大税收力度,那无疑将会给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民生凋敝、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

要想实现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拥有充足的银钱显然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只有让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才有可能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足之路。陈国虽然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其境内盛产优质的棉花、健壮的牲畜以及珍稀罕见的特殊矿类珍宝,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发展局限;

而与之相邻的陆国则以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和农作物种类繁多且产量丰盛而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