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科技革命

台湾基地的研发中心里,马库斯医生正在进行一项重要实验。透过显微镜,他仔细观察着一滴血液样本的变化。

"太神奇了,"他喃喃自语,"李先生说的没错。"

正在这时,李修然推门而入。他看到马库斯布满血丝的眼睛,不由得笑道:"又熬夜了?"

"这个发现太重要了!"马库斯兴奋地说,"您介绍的柠檬汁和新鲜蔬菜确实能预防坏血病。我们已经在三艘远洋船上进行了试验,效果显着。"

李修然走到显微镜前,这是他从欧洲订购的最新款。虽然比不上现代设备,但对17世纪来说已经相当先进。

"知识就是力量,"他说,"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就在这时,安娜匆匆跑来:"李先生,新的经纬仪样品完成了!"

三人来到工坊。宽敞的房间里,木工机床、金属零件和各种工具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木屑和机油的气味。

安娜的工作台上,一个精巧的黄铜仪器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是她根据李修然的设计图纸,花了三个月时间打造的改良版经纬仪。

"看这里,"安娜指着仪器的刻度盘,"我们采用了新的分度法,精确度提高了一倍。而且,"她轻轻转动仪器,"我在固定装置上做了改进,现在在晃动的船上也能保持稳定。"

李修然仔细检查着每个细节。这个时代的工匠技术确实令人惊叹,安娜更是难得的奇才。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问。

马库斯若有所思:"更准确的导航..."

"更安全的航行..."安娜补充道。

"不止如此,"李修然的眼睛闪着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绘制更精确的海图,开辟新的航线,甚至..."

他的话被一阵喧闹声打断。造船厂传来了一阵欢呼,三人赶紧前往查看。

造船厂里人头攒动。郑成功正站在一艘巨大的船体前,他的脸上带着罕见的笑容。这是一艘正在建造的新型战船,融合了中西方造船技术的精华。

"李先生,来得正好!"郑成功大步迎上来,"龙骨已经安装完成,您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这艘船采用了改良的龙骨结构,既保留了中国传统船只的稳定性,又借鉴了西方船只的速度优势。船身的构造也是独特的:三层甲板,但比西方战船更宽敞,既能安装火炮,又适合远洋航行。

"很好,"李修然绕着船体仔细查看,"防水隔舱做得不错。"这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精髓,能大大提高船只的安全性。

张天志,一位经验丰富的船匠走过来说:"大人,我们按您的建议,改进了桅杆的设计。现在可以根据风向快速调整帆位。"

就在这时,卡洛琳娜也来到了造船厂。她刚从一次远航回来,身上还带着海风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