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东汉中后渐衰

李膺他们还供出了很多宦官子弟,宦官们害怕了,请皇帝因为天时大赦天下。皇帝就赦免了二百多名党人,放他们回家,但名字还是记在三府里,终身不得做官。

桓帝在位二十一年,死了,没儿子。窦后和窦武就找宗室里的贤人。侍御史刘儵推荐了章帝的玄孙、渎亭侯苌的儿子宠。窦武跟窦后一说,就把他迎立为皇帝,这就是灵帝,那时候他才十二岁,窦太后掌权。

当初窦太后能被立为皇后,陈蕃可是出了力的。窦太后掌权后,大事小事都交给陈蕃。陈蕃和窦武一起努力,想振兴王室,征召天下的名贤。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人都进了朝廷,天下的士人都盼着太平。可中常侍曹节、王甫他们却勾结在一起,巴结太后。太后信了他们的话,陈蕃和窦武就生气了。

正好那时候有日食,陈蕃对窦武说:“以前萧望之被一个石显就整得够呛,现在咱们有几十个石显呢。咱们可以借着日食的机会,罢斥宦官,来平息天变。”窦武就去跟窦太后说,要杀曹节他们。窦太后犹豫了一下,没忍心。曹节就召来尚书,胁迫他们写诏书,任命王甫为黄门令,拿着诏书去抓窦武他们。

陈蕃一听窦武有难,立马带着手下和学生八十多人,拔刀就闯进了尚书门,袖子一卷,大声喊道:“大将军是为了保卫国家才这么做的,你们这些黄门反而造反,还说什么人家不道啊?”王甫一看,赶紧派剑士去抓陈蕃,把他送进了北寺狱,当天就给杀了。

这时候,张奂被征召回京,曹节他们觉得张奂刚回来,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就假传圣旨,让张奂带着五营的士兵去讨伐窦武。王甫带着一千多人,跟张奂汇合,把窦武给围了,窦武一看没路了,就自杀了。然后,他们就把太后迁到了南宫,张奂呢,被封为了大司农,还赏了侯爵。

可张奂心里清楚,自己被曹节他们给卖了,死活不肯接受这个爵位。这下,那些小人们可得意了,士大夫们都丧气得很。

宦官们恨李膺他们恨得牙痒痒,又把党人的禁令给恢复了。侯览特别恨张俭,皇帝就下旨抓捕张俭、李膺、杜密、朱寓、荀昱、翟超、刘儒、范滂等人,让他们下州郡去受审。那时候皇帝才十四岁,他问曹节:“啥叫钩党啊?”曹节说:“就是党人啊。”皇帝又问:“党人干了啥坏事,你们要杀他们?”曹节说:“他们想造反。”皇帝又问:“造反想干啥?”曹节说:“想夺皇位。”皇帝一听,就批准了他们的奏章。

有人劝李膺快跑,李膺说:“做事不怕难,有罪不逃刑,这是大臣的气节。我都六十岁了,生死有命,跑了又能去哪呢?”于是,他就去了诏狱,被拷打致死。

汝南的督邮吴道,接到抓捕范滂的诏书,到了征羌县,抱着诏书在驿站里哭,全县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范滂一听,说:“肯定是因为我。”就自己去了监狱。县令郭揖大吃一惊,拿出印绶就要跟他一起逃跑,说:“天下这么大,你何必在这等死呢?”范滂说:“我死了,祸事就停了,我怎么敢用罪名连累你,让你的老母亲流离失所呢?”他的母亲来跟他诀别,说:“你现在跟李、杜齐名,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有了好名声,还想长寿,哪有那么好的事?”范滂跪着受教,拜了两拜就走了。这次党人之祸,死了上百人,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流放到边疆。天下的豪杰和儒学有德行的人,都被宦官指为党人,死的、流放的、被禁的,又有六七百人。

郭泰听说党人之死,私下里哭得稀里哗啦的,说:“《诗经》上说:‘贤人君子都死了,国家就要衰败了。’汉室要亡了啊。就是不知道这鸟儿会飞到谁家的屋檐下了。”郭泰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