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清楚为什么皇帝陛下在短短几天里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但对何知秋来说,陛下既然已经开口同意调动城卫军,这对自己来说可供选择的余地就大了许多,不敢说游刃有余,但至少心中的把握也大了好几分。
“陛下,老臣的计划是这样的,北面北原郡已大部沦陷,眼下要想一举收复,难度太大,老臣想我们可以从内政部门抽出一些精干人员潜入北原郡各府进行活动,先期可以联络当地忠于帝国的士绅,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其他暂不宜有其他太大的动作;至于在燕云郡,普尔人的军事威胁不会持续很久,只要普尔人的压力一减轻,我们便可以抽出相当数量的部队,可以采取步步为营的蚕食办法,向沧州和云中两府逐步推进,太平叛党在那里的统治还不算太稳固,只要我们不贪功冒进,凭借优势兵力稳扎稳打,再策动忠于帝国的地方势力进行策应,应该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何知秋不愧为有几十年经验的军事首脑,其老练狠辣程度绝非一般人所能比拟,所设计的计划无一不是针对太平教的弱点。
“至于关西,现在太平叛军在那里的气势很盛,但他们却四面受敌。南面的天南、三江与他们敌友莫辩,林国雄和朗永泉内心一样对太平教这一类的邪教十分忌惮,绝对不会容许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发展,而且有机会肯定还会背后插上一刀,太平叛党自然也不会相信他们;北面、东面都处在帝国的包围之下,只要我们保持军事压力,他们就难以有所作为;西面,李无锋已经与他们有了冲突,以后究竟会怎样,现在还难以断言,但至少他们双方已经埋下了冲突的种子,以李无锋的个性,很难想象他会坐视太平教这个极具威胁性的宗教势力在自己身旁虎视眈眈。具体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定。”
说到这儿,何知秋话语一顿,头也垂了下来,似在考虑措辞,司徒明月敏感的注意到自己的心腹大臣的变化,心中也有感触,不过他并未开腔,明显是要等何知秋拿出自己的看法。
“老臣有个想法,”斟酌了半天,何知秋终于还是说了出来:“不如给那李无锋一个名义,让他配合帝国军队进攻在关西地区的太平叛军,驱虎吞狼,无论他们哪一方获胜,都会大伤元气,对帝国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然我们不能给李无锋实质上的东西,即使是一个名义也不能太明确,最好能给他一个虚无缥缈的名义,但又要让他脱身不得。”
细细的拿捏着这其中的关节,何知秋也知道要找出这样一个理由来逗李无锋上钩并不容易,但他却把李无锋内心中那份野心看得很清楚,哪怕有那么一点点机会,那个家伙都不会放弃,就凭这一点,何知秋相信终究能够让那个家伙踏上自己为他准备的战车。
“哦?何爱卿,你原来不是坚决反对让李无锋介入中原战局吗?为何此时又改弦更张态度,变化如此之大呢?”司徒明月早已理会到军务大臣的想法,不过他还是想听听对方的详细理由。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当初老臣反对让李无锋牵扯进来,是担心这个家伙不好控制,一旦让他得势会养虎遗患,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太平教势力膨胀已经大大超出当初老臣的估计和预测,相比之下,李无锋的威胁已经排在了次要位置,他的军队数量远远少于太平叛军,而且在他的周边还有许多敌对势力,他现在究竟能不能与太平叛军对抗现在都还很难说,而且无论是他们哪一方胜败对我们都有益无害,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其中推波助澜,最好能让他们打个两败俱伤,这才最符合帝国的利益。”何知秋慢条斯理的分析。
“当然,这两方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那李无锋,他也肯定会想到这一点,但这个家伙有一大弱点,那就是贪婪,只要示之以利,不怕他不上钩,一旦他趟进了这锅浑水,要想随便上岸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说到这儿,何知秋的脸上露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阴冷微笑。
卢龙警备师团师团长米丰忙得焦头烂额,在这个关键时候,身为一城之主的城守大人居然离奇的失了踪,整个政府现在已处于瘫痪状态,而城中百姓已乱成一团,趁火打劫的盗贼纷起,各家各户都在收拾财物准备出逃,根本无法控制这混乱不堪的局势。
米丰作为一名军人,身知自己责任重大,城守大人有九成九的可能是趁乱化装逃走了,丢下这个烂摊子,内政署长更是公然宣称卢龙府即将沦陷,还送信来让自己识时务,趁早归降太平教,早就怀疑这个家伙不对劲,这会儿终于暴露出本来面目了,但有能有什么办法呢?
该死的西北佬,不是答应了派兵支援自己吗?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菲尔丁这个家伙也言而无信,难道自己这条老命真要丢在这里?自己一个警备师团现在只剩下不足三个联队,虽然现在退到了府城,但尾随而来的敌军很快就会扑上来,到时候,敌人数倍与自己,纵有再大的本事也无力守住这里啊!想到这儿,米丰全身就涌起无助绝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