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州府三级官衙中,还有大量的吏员。
当然,不能滥竽充数。
如果实在没有能力的,那位置宁可空缺,等待教育司那边的人才培养出来,再任职过去,如此这么一说,白圭便觉得可行。
问道「那吏部如何下沉?」
朱见济道「按照目前的官制,吏部最低需要下沉到州,在州府设立吏部部门,对辖境内的官员进行考核、司功、举荐。但接下来数年内,朕会落实一个政策,为了提高全国的治理水平,朝廷的官制要超过县衙,下沉到镇,也就是说,以后全国所有的镇也需要设立一个衙门,可以小但不能没有,因此,吏部需要下沉到县,对镇一级的官员也进行考核、举荐、任命。」
白圭心中一惊,弱弱的问道「每一级吏部部门,需要多少人?」
朱见济想了想,「每一级的话,三五个人就行了。」
主要就是考核官员政绩、品行什么的,跑跑路,找人问问话,调查一下而已,事情又不多,不需要太多的人员配置。
白圭松了口气,还行。
全国加起来,甚至加上中南半岛和漠北,吏部增加地方部门的官员人数增量,也就一万左右,在承受范围之内。
想了想,「这确实是个好事。」
吏部下沉,对官员的考核更加落实到位,那么任用、举荐的官员就不会滥竽充数,也能有效的排除蛀虫的高升。
这……
将是吏治清明之始!
白圭忽然觉得有点惊心,陛下的这一系列措施,「野心」有点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