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雪:“我之前就已经确定怡宁是好人,另外我也是好人。”
于雅:“你们一定要听我说,我是警察,我已经确定怡宁、于畅是好人,所以莫雪一定是杀手。”
于畅:“我只能说我是好人,你们说的我都没有依据判断。”
其实现在最急的是于雅,她不知道怡宁为什么一口咬定她已经确认是杀手的莫雪是好人,而且于畅对场上所有人的角色都没有判断,这样自己已经在投票中处于不利的位置了。
而且于雅不知道的是,怡宁并不认为她是警察,怡宁还是认为莫雪是警察,到现在还认为莫雪是警察,其实怡宁是有些错误的,因为警察现在已经可以判断在场的人的身份了,而莫雪并没有指出谁是杀手,这是怡宁判断逻辑的一个漏洞。
莫雪其实是知道这个漏洞的,所以她不说自己是警察,这样就算怡宁反应过来,也只是认为自己是平民,也不会确认自己是杀手,如果自己说出了自己是警察,指认于雅或者于畅,这样接下来投完票游戏还继续的情况下,自己就完全暴露了,怡宁只要救对了人,自己还是会被剩下的两个人投死,所以莫雪现在不表明身份,因为怡宁对自己的信任,所以在4人投票中可以利于不败之地。这样下一轮自己就可以选择杀怡宁,如果自己杀人成功,杀手肯定获胜,如果怡宁救人成功,那么接下来还可以跟自己投票投死另外一个人,最后剩下自己跟怡宁,顶多算个平手,杀手也没输,但是也没法杀死怡宁取胜,因为怡宁每次都可以救自己。
“请开始投票吧。”
不出意料,怡宁果然跟着莫雪投了于雅,而于畅并没有跟于雅投莫雪,而是也投了自己,于雅百口莫辩,遗憾出局,然而,宇轩宣布游戏继续之后活着的人脸上都一阵惊讶,她们以为伪装成警察的杀手被投死了,那么就说明于雅说的是正确的,莫雪才是杀手。
“游戏继续!”
怡宁的困惑更大了,如果于雅并不是警察,她是在迷惑自己吗?但是于雅没有迷惑在场人员的动机啊,一个杀手已经死了,在只剩一个杀手的情况下,一旦指认错,岂不是帮了活着的杀手么?如果于雅是警察成立,那么莫雪就一定是杀手了,但是莫雪凭什么会认为那一轮医生会救她呢?接下来自己改就谁呢?如果救自己导致另一个人被杀,那么这局算谁赢呢?如果救于畅或者莫雪,导致自己被杀,那么杀手就赢了。所以于畅为了保留希望,还是决定接下来救自己,这样杀手最后也无法杀死自己,至少杀手没法获胜。
莫雪同样猜到了怡宁的想法,所以她毫不犹豫的杀死了于畅,而怡宁当然也义无反顾的选择救自己。
于是在宇轩宣布于畅出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