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知捷无奈下,说服姜岩,将沈天之前的副将杨旭,放了出来。
金陵南北两大营里,也挑选了不少将领。
即使如此,柳知捷仍觉得不够。
这时,长子柳思行走上城墙,关心道:“父亲,今天外面风有些大,还是进屋吧。”
柳知捷淡淡道:“刚刚陛下派人来,说了什么?”
“并无大事,只是想问问父亲,是否还缺点什么?”
柳知捷一声轻叹,他心里清楚,姜岩对战事还是不太放心。
毕竟此战太过重要,关乎大齐的生死存亡。
“你代我回复陛下,就说前线将士众志成城、士气高昂;只要保证粮草充裕,必能大败昭武军。”
“是。”柳思行又道:“儿子听说,陛下有派人去联络汴州、长安,希望共同出兵剿灭昭武军。得胜后,襄阳划给曹泽,汉中划给魏国。”
柳知捷摇了摇头,“没用的,只要魏帝李昆还活着。无论是汴州军还是魏军,都不会出动。”
“近来长安城里,疯传魏帝李昆身体有恙。”
柳知捷眼睛一亮,明显对此事感兴趣,“继续说。”
“密探传来消息,最近的几次朝会,常常由太子李佑主持。除此之外,往年的正月初一,李昆都会在宫中宴请魏国重臣,或皇亲国戚。然而今年,李昆却始终未露面。”
“好,魏帝这老东西,早该死了。”柳知捷眼中有一丝兴奋。
普天之下,能让他忌惮的人极少,李昆绝对是其中一个。
忽然想到,李昭急着发起攻势,莫非也和此事有关。
连柳家密探都能打探到的消息,李昭的黑冰台,肯定也早知道了此事。
“儿子以为,只要力保长沙、武昌不失,必能迎来转机。”
柳知捷当然知道他所说的“转机”指的是什么,但将齐国安危,皆放在李昆一人身上,也不太现实。
“一味的死守,定然是不行,还需寻机歼其主力。”
双方大军云集,野战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