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曾经以为自己身边的丈夫或父亲是完美的,然而真相却是如此的肮脏和罪恶。愤怒、失望、羞耻……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们的世界瞬间崩塌。尤其是副院长的继室与妾室,她们虽然生活在富贵之中,却从未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与尊重。
得知真相后,她们对副院长充满了厌恶与憎恨。她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是否在不经意间助长了他的罪孽。最终,她们决定与副院长离婚,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
她们在安景禄的见证下,与副院长签了离婚书,拿到了赡养费,两人在外面买了一套小房子,继室初中毕业,在报馆印刷部工作,而妾室则没有什么文化,做着女佣的活,打理家里的一切。
秘书的家人,特别是那对纨绔子的母亲,在得知自己儿子的丑闻和间接导致的家族悲剧后,悲痛欲绝。她意识到正是自己对儿子的溺爱与纵容,才让他走上了不归路。她选择了与过去决裂,用余生去弥补因儿子而受到伤害的人们。虽然没有进入尼姑庵,但在城外修建了静心苑,常伴青灯古佛,以此赎罪。
小主,
而那两位大法官的妾室则没有如此幸运。她们在一次外出时被人欺骗,再次被卖进青楼。一年后,她们因花柳病不治身亡。安怀霁得知此事后,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说:“罢了,他们也算得到了应有的后果。”
然而这个时刻,社会状况已经与一年前大不相同,经济更是每况愈下。安慧敏漫步在街头,原是为了买些食物充饥,却不料碰到了杏花楼附近人们的热议。
“唉,现今这世道,钱财如流水般消逝。”一位行人叹息道,“仅需一日之差,昨日的一百法币尚能换得半尺布料,足够为孩子缝制一身新衣。而今日,却只能买到二两糖分。”另一人附和道:“是啊,战火连天,前线征兵不断,连小孩都不放过。我弟弟刚从前线逃生归来,却又被再次征召。听说你娘家的弟弟才十五岁就被强行征入战场,生死未卜。”
一位老者在馄饨摊前落座,叹息着说:“这世道真是让人心寒,征兵如同儿戏,我家三亩地被强行征用,连同老家的孩子都可能因粮食不足而饿死。”
与他同桌的女性长辈也忍不住叹息:“这世道真是难熬,听说抓壮丁如同家常便饭,连媳妇的信里都说三儿子也被抓走了。家里已有两个儿子为国捐躯,老三才十六岁啊。”
安慧敏站在一旁,听着这些沉重的话题,心中五味杂陈。她手中的手提包似乎承载了这世道所有的重压。她的目光投向远方,只见灰蒙蒙的天空下,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紧闭着门扉。偶尔有几家店铺勉强开张,也是门可罗雀,一片萧条。她失去了进食的欲望,提着空空的手提包搭乘电车回家。
张启明见她回来后并未问及她是否购买了食物,而是从她的面色中察觉到了她的不适。他接过她手中的手提包时发现里面空无一物。她坐在沙发上,看着女佣端来的甜豆浆也提不起兴趣。
“这究竟是什么世道啊……”她叹息着说,“我在外面本想购买些红菱酥,却在杏花楼附近听到了这些议论。内战已经持续近一年了,今天一百法币只能买到二两糖分。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谁又能知道呢?连学校里的青年学生和老师都难逃被征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