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新娘半夜梳妆打扮,新郎突然来到身后说,你要当寡妇了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在保定府有个叫沈长林的教书先生。沈长林曾在京为官,因为性格耿直,不会溜须拍马,始终受排挤。他一怒之下辞了官,回到老家保定府开馆教书。

沈长林娶妻韩氏,两人育有一女,年芳3岁,名叫沈碧云。一家三口过得倒也幸福安稳。

这天沈长林正在私塾教书,说到精彩之处,忽闻窗外有人鼓掌,道:“沈兄,文采不减当年啊。”

沈长林听着有些耳熟,赶忙朝窗外望去,一见来人,沈长林大笑道:“原来是孝军兄......”

来人正是沈长林的好朋友杨孝军。

沈长林走出屋子,施礼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杨孝军还礼,道:“我被调到保定任职,得知你在这儿,特地赶来和你相见。”

沈长林笑着说:“走,喝酒去。”

就这样两人携手揽腕来到一家酒楼。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沈长林和杨孝军是好友重逢,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席间,杨孝军问:“我听说你前几年得了一位千金?”

沈长林一谈起女儿,立刻来了精神,眉眼飞扬地说:“我那女儿甭提多漂亮,多乖巧了,长大后定是一个贤妻良母。”

杨孝军闻言,说道:“沈兄,我膝下有一子,名叫杨怀仁,今年刚5岁。和令嫒年纪相当,不如咱们两家结个儿女亲家,如何?”

沈长林一拍桌子,道:“我也正有此意,就这么定了。”

说完两人共同举杯,一饮而尽。

自此之后沈、杨两家经常走动,关系越来越融洽,而沈碧云和杨怀仁也是两小无猜。

可世事无常,没过几年沈长林突然病故,留下韩氏独自带着女儿生活,沈家自此逐渐落魄。

和沈长林不同,杨孝军的仕途非常顺遂,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今的杨家可不是沈家能高攀的,慢慢地两家人越走越远。

十八年后,沈碧云已经长成一位大姑娘。她生的粉面如花,眉眼如笑,亦步亦趋,袅袅婷婷,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美人花。

沈碧云不但长得好看,还勤劳善良,四里八乡爱慕她的男子都可以排到城门口了。可她一个也没看上,因为在她心里早就住着一个人,那就是杨怀仁。

韩氏知道女儿的心思,她总是劝慰道:“碧云,你还是断了这个念想吧。现在的杨家今非昔比,人家早就把你忘了。”

沈碧云当然知道母亲的用意,为了不让她担心,沈碧云从来都是表面应承,可内心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

这天上午,沈碧云正在院中和她养的小花猫玩耍。这是沈碧云十岁的时候在山上捡来的。

说来也怪,这么多年过去了,小花猫一点儿不见老,依然每天活蹦乱跳的。

一人一猫玩得正起劲儿,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轻咳一声,然后说道:“碧云......”

沈碧云回头望去,只见门口站着一位年轻公子,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身材匀称,文质彬彬。

沈碧云试探地问:“你是怀仁?”

年轻书生点点头,激动地说:“碧云,是我,我是怀仁。”

沈碧云满面含羞,低下头说:“你怎么来了?”

杨怀仁笑着说:“我来看看你。”

沈碧云抬起头,看他还望着自己,佯怒道:“看够了没有?”

“一辈子也看不够。”

沈碧云刚要说话,却听屋中传来韩氏的声音“碧云,谁啊?”

沈碧云赶忙说道:“娘,是杨怀仁来了。”

韩氏闻言有些错愕,她说:“进来说话吧。”

杨怀仁走进屋,朝韩氏深施一礼,道:“怀仁拜见伯母。”

韩氏笑着说:“免礼。怀仁啊,你这次来所为何故啊?”

杨怀仁说:“我就是来看看您和碧云。”

韩氏略加思索,说道:“你父母对咱们俩家的婚事怎么看?”

杨怀仁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父亲早就想把这桩婚事给退掉,只是自己始终坚持,他这才没有来沈家退亲。

韩氏一眼就看出杨怀仁的意思,她有些恼怒地说:“其实这亲事,当年本就是你们父亲的酒后之言,算不得准。况且现在追求碧云的小伙子有很多,我正打算招一个上门女婿,将来为我养老送终。”

沈碧云怕杨怀仁误会就想解释,却被韩氏阻拦,她接着说:“怀仁啊,你回去和你父母说,你们的婚事就算了吧。”

杨怀仁赶忙说:“伯母,我和碧云是真心相爱的。”

韩氏笑着说:“想要娶碧云也可以,除非你入赘到我们沈家。”

沈碧云焦急地说:“娘......”

“闭嘴,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儿。”韩氏转头又对杨怀仁说:“怀仁,我就不留你了。”

闻言,杨怀仁望了望沈碧云,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

杨怀仁回到家,把经过和父亲说了一遍。杨孝军气得暴跳如雷:“什么?入赘?她做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旁边的小妾程氏也添油加醋地说:“就是,也不看看他们沈家现在的样子,居然想让怀仁入赘,难道她疯了不成?”

原来杨怀仁的亲生母亲在多年前已经去世。前几年杨孝军又娶了程氏,不过一直没有扶正,到现在还是个小妾。

杨孝军越想越气,他对儿子说:“这门婚事就这么算了吧,我不可能让你入赘到沈家。”

杨怀仁还想说什么,旁边的程氏说:“就是就是,就凭怀仁的条件,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何必在沈碧云这一棵树上吊死。我娘家就有个合适的侄女,跟怀仁差不多的年纪,那样子甭提多漂亮了,从小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和咱们怀仁真是天生一对。”

杨孝军一听,赶忙说:“那你明天就回娘家问问,要是能行就把她带来让我瞧瞧。”

“不行,爹,我心里只有沈碧云,别的姑娘我都看不上。”说完转身就走出了屋子。

杨孝军冲着儿子的背影喊道:“你的婚事由我做主......”

程氏一边给杨孝军捶背一边说:“老爷,您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其实程氏之所以想要把娘家的侄女介绍给怀仁,主要是稳固自己在杨家的地位,如果她的侄女成了杨怀仁的媳妇,那自己就可以永远在杨家待下去,一辈子衣食无忧。

回到房间的杨怀仁,心想:看来父亲是铁了心要给我另选妻子,我得赶快想个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杨怀仁就来到正堂给父亲请安,然后便说了要去外地做生意历练自己的想法。

杨孝军知道这是儿子的缓兵之计,不过他也不想逼迫得太紧,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当天晚上,杨怀仁来和沈碧云辞行,两人相拥在一起,难舍难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