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文字狱,理解文字狱,想要文字狱……
不过周芹这也只是想想,毕竟文字狱这个东西并不好,而且容易遗臭万年。
此时再想想老舍的《茶馆》,她也终于明白了“勿谈国事”这几个字的意思——胡扯容易让皇帝亲自下场拍板砖。
tmd真气人啊……
当然了,她不会胡来却并不意味着听之任之。为了自己和大胖橘共同的名誉着想,她还是派了人在民间为自己正名的。
从现代而来,即便她从前没有接触过这个方面,可是却也了解过一些公关的手段。
因此,在她努力了几个月后,民间的一些水军便被抓的被抓,被打的被打,最终周芹实现了名声上的反转,这个群体便销声匿迹了。
而一些提出了真正有用意见的,周芹也选择了收编,比如说某些谋士,说她治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外对内的手段什么的。
这些人一发声,她就派人将其接来,然后好好供着。
而因为自己的这些做法,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来……
她的身边有一位新招来的名士,叫做荣安,他有一个同胞的亲弟弟叫做荣泉,两人祖上有些荫蔽,因此兄弟二人便也受到过不少的教育,自身都是有不错学识的。
前不久周芹为自己正名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荣安荣泉也曾经写过一些东西来抨击她。
后来发现情况有些不太对,便也就擦亮了眼睛,发现是有人在后面带节奏。
可发声已经发了,周遭的乡绅一类也都注意到了兄弟二人的才华,纷纷将他们二人请到府上做客,因此,荣安荣泉骑虎难下。
于是后来,他们转变了方向,从抨击皇帝残害手足,集中话语权的话,转变为了对一些民事上的建议。
他们二人的名声越来越大,周芹也渐渐注意到了兄弟二人,于是便派人上门收编。
当时弟弟荣泉已然出门,只剩了哥哥在家,后者一听是得了皇帝的青眼,这个“蓬蒿人”差点当即就仰天大笑出门去。